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徐兵教授:治疗FL应具备“战略眼光”,全面考虑治疗方案是关键|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

2022-11-19 15:32:58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滤泡性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线标准治疗显著改善了FL患者的预后,但FL难以治愈,患者的生存率会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2022年11月10-11日,“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22年CSCO学术年会哈尔滨分会场、第十届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顺利召开。与会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接受采访,谈谈FL的治疗现状与治疗进展。

 

医脉通:FL是一种惰性淋巴瘤,目前尚无法“治愈”,且容易出现复发。精准识别高危患者,对提高FL疗效至关重要。可否请您简单谈谈目前FL常用的预后分层系统有哪些,以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FL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探索?

 

徐兵 教授:FL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淋巴瘤,是第二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FL总体生存较好,5年总生存(OS)率可达90%左右,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但仍有5%的患者原发难治,另有20%的患者在初次治疗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OD24),这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因此精准识别高危患者意义重大。

 

目前FL的临床预后模型包括FLIPI-1、FLIPI-2、PRIMA-PI和FLEX等,其中FLEX模型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相对较好,但由于包含九个指标,其中肿瘤直径乘积(SPD)和NK细胞数量这两个指标难以测量,因此可操作性较差;FLIPI-1模型更适合预测OS;FLIPI-2模型更适合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FL临床预后模型还包括m7-FLIPI、23基因预后模型等,但这些评分系统现阶段可操作性不强,还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目前对于肿瘤免疫微环境与POD24的关系仍然值得探索。我们团队近期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索了FL早期进展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演变过程,这可能与POD24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目前没有一个特别好的预后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POD24,一般临床会把能应用的模型全部进行预测,如果都是高危,再结合是否为大包块、淋巴结受累部位数量、中期疗效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从而较为准确地预测POD24。

 

医脉通:除了精准识别高危患者,合适的治疗策略对提高FL疗效也十分重要。高危初治患者通常早期疾病进展风险较高,预后较差。可否请您简单谈谈针对于高危初治FL患者的治疗,目前有哪些可选择的方案?以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药进展?

 

徐兵 教授:由于20%左右的FL患者预后较差,识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高危初治FL患者,应改变治疗策略,尽可能减少POD24的发生,提高总体FL患者的预后。在CD20单抗的选择方面:建议中高危患者使用奥妥珠单抗替代利妥昔单抗。GALLIUM研究证实对于中高危FL患者,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相比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使POD24的发生率降低50%左右。在化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患者为大包块或3A级FL或PET-CT基线SUV值较高时,可以选择奥妥珠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G-CHOP)方案;其他情况下,由于苯达莫司汀副作用相对较小、疗效较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发生EZH2突变的FL患者,目前的研究证实CHOP方案疗效优于苯达莫司汀。

 

在新药进展方面,目前奥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一线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有效率能达90%左右,完全缓解(CR)率能达70%左右,该方案也值得尝试。

 

医脉通:对于治疗后出现复发/难治的FL患者,治疗方案该如何选择?以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药进展?

 

徐兵 教授:由于绝大部分FL患者不能根治,8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复发时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具备“战略眼光”:对于复发时肿瘤负荷低、包块不大、没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的策略;对于惰性、缓解很久又复发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但如果既往使用了苯达莫司汀,不建议再次使用,一般使用苯达莫司汀第二次的疗效不佳,因此可以在苯达莫司汀、CHOP方案、含有来那度胺的方案之间进行替换;而对于早期进展或高度难治的患者,传统方案可能疗效不佳,此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方案的选择,如果是年轻患者,可以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是老年患者,可以采用含有来那度胺的方案或选择一些新的靶向药(PI3K抑制剂、EZH2抑制剂等);此外,CAR-T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对于复发/难治FL患者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临床医生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考虑全面,要考虑到二线、三线甚至后线的总体治疗策略。尽管目前治疗FL的新药很多,但建议非高危患者不要过多选择新药,传统药物的替换应用即可;而对于高危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新药来改善预后。


徐兵照片.png

徐兵 教授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厦门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务委员、血液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和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白血病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JHO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5分以上27篇,10分以上6篇,总影响因子达369分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