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CSCO | 局部治疗+全身治疗,郝纯毅教授解读胰腺癌的治疗理念

2022-11-20 20:13:15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于11月5日-12日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精准创新、智慧人文”,会议聚焦肿瘤临床前沿,携手全国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临床研究和创新成果,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新观念和新动态。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郝纯毅教授,为我们解读胰腺癌的治疗理念,以及未来胰腺癌的精准治疗发展进程。


111.png

医脉通:2022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已经发布,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该指南的更新内容以及胰腺癌的治疗理念?


郝纯毅教授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已成立十余年,这十余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胰腺癌的规范化诊治,尤其是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实施。这一过程中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指南大约每两年进行一次更新和完善,目前的最新版本为2022版。


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展、临床经验以及学术观点,2022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在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章节进行了更新。例如,在内科治疗章节,新版指南增加了基因检测的相关推荐,并根据基因检测的不同结果,参考现有的临床研究,新增了部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推荐方案。在外科治疗章节,新版指南更新了淋巴结清扫相关推荐,并更新了局部进展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对于目前胰腺癌的转化治疗这一研究热点,指南也进行了完善。


胰腺癌的治疗应该着眼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手术、放疗、纳米刀以及介入、消融等局部治疗,另一方面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胰腺癌作为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其治疗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全身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临床中需要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患者的生存改善。


与结直肠癌等其他实体瘤相比,胰腺癌的全身治疗发展处于比较滞后阶段,加之长期以来推广的缺失,目前胰腺癌的临床实践以及具体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但随着胰腺癌临床肿瘤学相关研究的进展,我们在精准治疗等理念的实施中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在胰腺癌的治疗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医脉通:今年胰腺癌领域的重磅研究进展频出,您认为这会为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带来怎样的改变?


郝纯毅教授目前国内外针对胰腺癌进行的相关探索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秦叔逵教授的NOTABLE研究提示,KRAS野生型胰腺癌患者经尼妥珠单抗治疗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获得了显著改善,这是胰腺癌治疗中的里程碑式进步。此外,其他一些小样本研究也对胰腺癌的临床实践进步发挥了推动作用。


此外,在局部进展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这一领域,部分针对围手术期联合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阳性结果,但具体到临床数据表现上,无论是OS还是PFS的改善均未能满足我们的实际临床应用需求,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仍需要我们研究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


医脉通:精准治疗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从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的角度出发,可否请您展望一下胰腺癌精准治疗的未来发展进程?


郝纯毅教授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无疑是所有的肿瘤治疗的发展大方向,也是临床肿瘤学继规范化治疗之后,诊疗理念“更上一层楼”的具体表现。精准治疗的推行离不开精准的诊断和精准的分析,以基因检测为例,目前胰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大数据的分析,仅有约2.5%的胰腺癌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而这其中存在有治疗意义靶点的患者比例约为10%-20%。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中胰腺癌领域基因检测和肿瘤分子分型的进程仍需加快,在条件适宜的大城市和大医疗中心,基因诊断应该作为推广的重心。以此为基础,临床才能为适宜的患者推荐合适的治疗方案。尽管由于肿瘤异质性等原因,并非每一个靶点都存在相应的针对性治疗,临床中存在特定基因型并可以接受合适治疗的患者或许只是“星星点点”,但璀璨星河正是由点点星光组成。我相信在临床医生、胰腺癌患者以及相关家属的努力下,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之路也终将璀璨无比。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