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领航壮阔征程,指引前进道路——2022年CSCO指南巡讲(江西站)圆满成功

2022-11-20 23:03:29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2022年11月5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2年CSCO指南巡讲——江西站“以线上的形式成功举办。特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达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大会主持、讲者及讨论嘉宾,分享和解读血液肿瘤指南的最新进展。本文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执行主席李菲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对所有与会人员致以热烈欢迎。随后,大会主席胡建达教授致开幕辞,他表示,指南对我们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次会议意义重大,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解,临床一线能有丰富的收获。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png

李菲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


2.png

胡建达教授致开幕辞


学术专场


开幕式后,学术环节随之而来。第一环节由江西省肿瘤医院双跃荣教授主持。


3.png

双跃荣教授担任第一环节学术报告部分主持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在本次汇报中,从诊断思路、病情评估、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四个方面对肿瘤相关性贫血(CRA)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CRA不仅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期,还可能加剧肿瘤乏氧,影响治疗效果。我国贫血分级标准正常值下限及上限均低于国际通行标准,可能导致本应属于国际通行标准中的贫血患者得不到治疗或充分治疗。CRA分为非化疗相关CRA和化疗相关CRA,在非化疗相关CRA中,肿瘤相关性炎症是重要的病因,其在临床检查往往特异性较差,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CRA评估的启动时机推荐为血红蛋白≤110g/L,或低于基线≥20g/L。CRA的治疗应根据化疗相关CRA和非化疗相关CRA进行分层治疗,如输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4.png

赵东陆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讨论嘉宾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胡苏教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走方教授围绕“EPO使用后多久可以起效“和”EPO使用后的疗效评估“ 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学术氛围浓厚。


第二环节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曾英坚教授主持。


5.png

曾英坚教授担任第二环节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CAR-T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应志涛教授表示,该指南主要阐述了CAR-T细胞治疗B-NHL的适应症、治疗前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细胞回输、回输后监测毒副反应处理,以及长期随访等9个方面的内容。此外,本指南更适用于具有大样本量及较长时间随访数据的CAR-T细胞产品,对于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CAR-T细胞,建议参考相应的临床研究手册。应志涛教授还从疗效、安全性以及研究结果为阴性的原因等方面对国内外CAR-T细胞治疗B-NHL的部分研究进行了解读。


6.png

应志涛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江西省肿瘤医院易昆教授赣州市人民医院钟明星教授参与了讨论,就“对于何类患者而言,进行CAR-T治疗的预处理可借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方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进行CAR-T治疗的可行性” 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


第三环节由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懿建教授主持。


7.png

陈懿建教授担任第三环节主持


上海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血液肿瘤CAR-T治疗的挑战应对策略及未来趋势》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梁爱斌教授指出我国CAR-T治疗血液肿瘤方兴未艾,任重道远,疗效与国际持平,且毒副反应可控,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各种原因的原发性耐药或早期复发,因此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例如双靶点CAR-T、新靶点CAR-T、Epi-CAR-T等能够增加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off-the-shelf是免疫治疗的趋势,缩短CAR-T制备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是未来的突破方向。毒副反应防控和全程管理是患者安全疗效及免疫治疗可及性的保障。


8.png

梁爱斌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萍乡市人民医院李文锦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丁伟荣教授参与了讨论,就“哪个亚群的T细胞能真正地起到抗肿瘤作用”和“目前有哪些CAR-T策略可用于治疗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等问题与梁爱斌教授进行了探讨。


第四环节由赣州市人民医院张敬东教授主持。


9.png

张敬东教授担任第四环节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亮教授《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为题进行了汇报。通过标准化疗仅有18%~45%复发和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成人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CR),同时,R/R B-ALL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经过CAR-T细胞治疗,患者CR率可达90%左右,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但疾病复发仍是CAR-T治疗R/R B-ALL的瓶颈。CAR19和CAR22 T细胞序贯输注的“鸡尾酒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可降低CD19阴性复发率,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最后,黄亮教授对CAR-T治疗B-ALL的适应症、治疗前评估、治疗中注意事项、治疗后检测和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等进行了全面讲解。


10.png

黄亮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章志学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余娜莎教授围绕“哪部分患者需要在CAR-T治疗前或后桥接移植”、“移植应在CAR-T治疗前进行还是CAR-T治疗后进行“和”如何避免CD19阳性和阴性复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第五环节由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胡飞教授主持。


11.png

胡飞教授担任第五环节主持


李菲教授从概念变化、诊断、治疗、二级预防、治疗注意事项、预后和转归对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诊疗2022年版CSCO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李菲教授指出,新版指南拓展了概念,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拓展至CTIT;更新了推荐,增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进入治疗推荐并给予2b级别;强调放/化疗联合的同时,新增了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特点;开始关注静脉血栓(VTE),介绍了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强调血栓风险因素,对预防治疗给予指引;强调预后和转归,CTIT的治疗是抗肿瘤的重要保障,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12.png

李菲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汤多壮教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严志民教授参与了讨论,就“TPO联合TPO-RA治疗难治性CTIT患者的疗效” 、“对于预后不佳的髓系肿瘤患者是否可以广泛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等话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第六环节由上饶市人民医院王子峰教授主持。


13.png

王子峰担任第六环节主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鲁群教授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年)修订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展开了分享。中性粒细胞减少危害严重,是肿瘤化疗相对剂量强度(RDI)下降首要原因。2021版指南主要包括以下7个部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概况、病理生理特性、发热的风险评估,分层管理、患者教育、新冠疫情防控常态下的管理和药物经济学。指南根据药物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进一步明确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分级,并使得长短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用药更为规范。


14.png

王鲁群教授作报告


大咖对话环节,宜春市人民医院赖若梅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玉兰教授参与了讨论,就“指南推荐G-CSF预防用药使用7天,但实际应用中不到7天即可达到预期,此时应继续按照指南用药还是停止用药”和“外源性G-CSF使用后释放的细胞在功能上是否有所差别”等问题与王鲁群教授进行了探讨。


会议总结


会议末,大会主席李菲教授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感谢各位讲者从CAR-T细胞治疗的指导、肿瘤治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分享,相信在座各位通过本次的学习和交流,均能有所收获。


15.png

李菲教授作会议总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