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20:33:22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思变、交流、总结、再谋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血液领域医生数十年坚持的习惯。虽有疫情在前,仍不能抵挡他们交流探讨的脚步。2022年11月1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22年CSCO学术年会哈尔滨分会场、第十届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正式拉开帷幕。
“精准创新,智慧人文”,秉承这一主旨,国内外著名专家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众多专场中,白血病青年论坛精彩纷呈,不容错过,多位优秀青年专家共探白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医脉通现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幕式致辞
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共致开场词,他们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优秀的青年专家学者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共话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等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进展,相信通过知识的交流碰撞,能让线上线下的专家收获新知,共同进步。
会议主持
马军教授致词
王建祥教授致词
学术报告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常英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李剑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炳宗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泽平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彭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廖爱军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广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鹏程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振宇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董玉君教授的先后主持下,各位青年讲者展开了精彩报告。
会议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迎教授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选择》为题,对近年来ALL的免疫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抗原表达、治疗阶段、疾病累及部位、患者状态、经济可及性以及后续的移植可能,方案没有更优,只有更合适。
王迎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洋教授分享了CLL的诊疗进展。Richter's综合征(RS)转化患者生存预后较差,BTK抑制剂治疗的CLL患者可降低RS转化的发生率,改善CLL患者的无治疗生存期(TFS),新型靶向药在RS转化患者进行了多种尝试,尤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梁洋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秦铁军教授深入剖析了《MDS诊疗进展》。支持治疗仍是所有MDS患者治疗的核心,存在患者仅凭支持治疗便可以存活10年或更久。移植是治愈MDS的唯一途径,但仅适用于少数患者,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及改善生存质量,包括尽量降低治疗毒性。
秦铁军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分享了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领域的治疗研究进展。从目前的临床结果来看,双特异性CAR-T可以清除异质性的MM细胞,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长的缓解时间,值得进一步探索。BCMA/CD19、BCMA/CD38、BCMA/CS1、BCMA/GPRC5D是目前骨髓瘤治疗领域极具潜力的组合策略。另外,增强CAR-T内源性功能,改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也是减少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探索性策略。
梅恒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昱教授深入解读了《老年移植专题》,剖析了国内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移植情况。老年AML患者更需要个体化治疗,有研究表明老年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改善生存,尤其在中高危亚群获益更大。
王昱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安刚教授以《NCCN 2023 V1指南修订版背后的逻辑及CACA-MM指南相关表述》为题,展开了详细阐述。本次修订版对1q21异常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放宽了移植前治疗深度的要求,并提高了CAR-T治疗RRMM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更新了MM危险度分层等较多内容,为MM的治疗树立更加全面的治疗标准。
安刚教授作主题报告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吴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房孝生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林海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述川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陈兵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王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徐景勃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谭业辉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范圣瑾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曾东风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梅洛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和点评,他们表示,近年来新药陆续上市,推动了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精准化和个体化进程,未来仍需持续努力,造福更多患者。
讨论嘉宾
大会总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会议最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魏辉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苏宁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总结道,本次会议从ALL、AML、CLL、MDS、MM等多个角度展开,反映了近十年血液系统疾病的进展。诸位青年专家才高识远、潜精研思,深入剖析了国内外血液病的治疗进展。本次青年论坛圆满结束!长江后浪推前浪,期待在座诸位青年专家踔厉奋发,进一步推动中国白血病领域的发展。
会议主持
沈志祥教授进行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