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指南引领,助力规范诊疗——2022年CSCO指南巡讲(四川站)盛大举行

2022-11-21 22:49:27来源:医脉通阅读:31次

2022年11月1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2022年CSCO指南巡讲——四川站”以线上的形式成功举办。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牛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邹立群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大会主持、讲者及讨论嘉宾,解读和探讨血液肿瘤指南的最新进展。本文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牛挺教授、邹立群教授对与会专家致以热烈欢迎。随后,牛挺教授、邹立群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CSCO一直致力于推广肿瘤及相关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除淋巴瘤指南和恶性血液病指南外,还制定了一系列肿瘤相关疾病的指南,本次会议主要聚焦于CAR-T细胞治疗和肿瘤支持治疗,希望大家通过共同学习、研究,不断规范化我国恶性血液肿瘤的诊疗,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牛挺开幕.png

牛挺教授致开幕辞


邹立群开幕.png

邹立群教授致开幕辞


赵东陆开幕.png

赵东陆教授致开幕辞


学术专场


第一环节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张智慧教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孙薏教授担任主持。


张智慧主持.png

张智慧教授担任主持


孙薏主持.png

孙薏教授担任主持


赵东陆教授详细解读了“肿瘤相关贫血(CRA)临床实践指南(2022)”。赵东陆教授介绍,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数据显示,我国49.23%患者存在CRA,肿瘤分期越晚、CRA发生率越高,但是接受肿瘤贫血治疗的患者比例仅为7.16%。贫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增加死亡风险、缩短总生存期。CRA的治疗主要包括输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铁剂等方法。一般CRA患者Hb<60g/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考虑输血治疗;ESA是治疗CRA最重要的方法,临床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较多,本次指南更新中EPO起始剂量新增“40000U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减少了注射次数。另外,可通过补充铁剂改善患者铁缺乏状态,同时也可改善提高ESA的疗效,减少ESA的用量。


赵东陆报告.png

赵东陆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四川省人民医院谢可教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蔡德丰教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章莉教授围绕“贫血原因筛查”、“贫血程度评估”、“炎症引起的贫血处理”、“EPO使用疗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环节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王晓冬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许芳教授担任主持。


王晓冬主持.png

王晓冬教授担任主持


许芳主持.png

许芳教授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详细解读了“CAR-T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指南”。应志涛教授介绍,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在R/R B-NHL中疗效突出,全球范围内已有5款产品获批,国内已有2款产品获批。指南中CAR-T细胞治疗推荐的三个适应证是:经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LBCL)、对标准一线治疗原发耐药或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LBCL患者、经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1~3a级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本指南针对CAR-T诊疗的治疗前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细胞回输、回输后监测、毒副反应处理、长期随访等9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应志涛报告.png

应志涛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蒋明教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菲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曾彦教授就“抗感染治疗的应用”、“适用患者的筛选”、“国内两种CAR-T细胞治疗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三环节由西部战区总医院易海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范娟教授担任主持。


易海主持.png

易海教授担任主持


范娟主持.png

范娟教授担任主持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以“CAR-T治疗MDT全程管理专家共识”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梁爱斌教授表示,近年来CAR-T治疗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大家对CAR-T治疗的认识良莠不齐,各团队间差距较大。为了更好地做好CAR-T治疗,需要成熟、规范、科学的共识或指南来指导。本共识期望能够帮助建立“CAR-T细胞治疗风险分层体系”和“CAR-T治疗相关毒副反应管理体系”,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血液科、影像科、病理科、外科、介入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使复发难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OS)提升至30%以上。


梁爱斌报告.png

梁爱斌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谭竞教授、巴中市中心医院杨忠文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韫教授就“MDT团队如何协作”、“CAR-T治疗前患者评估”、“CAR-T治疗后患者随访”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第四环节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邢宏运教授、达州市中心医院杨丽华教授担任主持。


邢宏运主持.png

邢宏运教授担任主持


杨丽华教授担任主持.png

杨丽华教授担任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亮教授以“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黄亮教授介绍,R/R B-ALL成人患者通过标准化疗仅有18%~45%能达到完全缓解,同时也是导致儿童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AR-T细胞治疗B-ALL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90%左右。目前已有2款CD19 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R/R B-ALL患者,我国尚无获批产品,但已有多项相关临床研究在开展中,并已取得显著疗效。此外,黄亮教授就相关研究及CAR-T细胞治疗前评估、治疗后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黄亮教授作精彩报告.png

黄亮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魏立教授、南充市中心医院马春蓉教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开基教授就“CAR-T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是否会导致免疫异常”、“通用型CAR-T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


第五环节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魏锦教授、广元市中心医院袁颖教授担任主持。


魏锦教授担任主持.png

魏锦教授担任主持


袁颖教授担任主持.png

袁颖教授担任主持


牛挺教授以“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TIT)诊疗指南解读”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牛挺教授介绍,使用传统的放化疗或新的治疗手段都会导致CTIT,不同放化疗方案CTIT发生率不同,卡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CTIT的发生率高达79%。而且CTIT所致化疗相对剂量强度降低可显著增加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随后,牛挺教授从CTIT诊断原则、CTIT治疗原则、CTIT二级预防、CTIT注意事项、CTIT预后和转归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强调CTIT治疗目的在于减轻血小板下降的程度、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提高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最终保证化疗如期进展,并改善抗肿瘤的治疗效果。


牛挺教授作精彩报告.png

牛挺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饶进教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肖艰教授、德阳市人民医院周婕教授就“服用BTK抑制剂等新型抗肿瘤药物时CTIT的治疗”、“使用TPO时是否需要抗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第六环节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吴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兵教授担任主持。


吴萍教授担任主持.png

吴萍教授担任主持


向兵教授担任主持.png

向兵教授担任主持


邹立群教授从指南修订背景、修订目的、指南主要内容三方面对“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规范化管理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邹立群教授介绍,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相对剂量强度下降的首要原因。化疗初治患者有25%~40%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FN致使超过60%的患者出现化疗延迟和减量,并且剂量改变的患者中有超过60%再次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020年后,肿瘤治疗新药层出不穷,故2021年CSCO对FN指南进一步更新,随后,邹立群教授就肿瘤放化疗相关FN的概述、病理生理特性、风险评估、分层管理、患者教育、药物经济学及新冠防控常态化下肿瘤放化疗相关FN的管理7部分内容等进行了全面讲解。


邹立群教授作精彩报告.png

邹立群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四川省肿瘤医院洪煌明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吴红卫教授、遂宁市中心医院王欣教授就“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短效、长效升白针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会议总结


会议末,大会主席牛挺教授、邹立群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对与会专家、讲者、讨论嘉宾表示真挚的感谢。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各位专家讨论热烈、收获颇多,希望在大家的交流学习中,共同推动血液肿瘤的规范化诊疗,造福更多患者!


牛挺教授、邹立群教授作会议总结.png

牛挺教授、邹立群教授作会议总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