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22:02:12来源:医脉通阅读:30次
思变、交流、总结、再谋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血液领域医生数十年坚持的习惯。虽有疫情在前,仍不能抵挡他们交流探讨的脚步。2022年11月1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
在下午的白血病·淋巴瘤专场第2场中,多位学术大咖齐聚线上线下,共同见证《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的发布,并分享探讨了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最新进展。医脉通现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马军教授致辞
《CAR-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发布会
《规范》发布会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赵琨教授、马军教授共同主持。
赵琨教授、马军教授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表示,《CAR-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的发布将不仅推动CAR-T技术的临床规范化应用进程,更促进整个肿瘤药物和创新药物的行业发展,期待在该规范的加持下,医疗机构和广大肿瘤专业医务人员能够抓标准、控质量、成体系,最终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李大川副司长致辞
付强书记致辞
赵琨教授对工作组工作及该规范内容作出简单汇报。CAR-T细胞作为新兴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成功。《CAR-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涵盖了CAR-T临床应用全流程,明确了临床、药学、护理等多团队的分工与合作,旨在规范CAR-T应用全程化管理,保障CAR-T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同时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临床应用CAR-T时,应以规范先行,然后实践跟进,以不断修改和完善,使其持续稳妥地落地实施,并更适合中国国情。CAR-T临床规范化应用将为更多血液肿瘤患者传递生命的力量,带来治愈的希望。
赵琨教授作报告
锐意革新,承诺未来。马军教授宣布《CAR-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的正式发布,并主持了示范单位公示暨授牌仪式。期待CAR-T临床规范化应用进程中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共同进行规范推广,持续探索和创新,为提高肿瘤治愈率不断努力奋斗。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1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子芬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共同主持。
高子芬教授、张明智教授主持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以“年轻
贡铁军教授作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解读了“2022年WHO淋巴瘤分类更新”要点内容。WHO淋巴瘤分类第5版修改了部分疾病命名,修订诊断标准或亚型,删除/合并/引入部分疾病。最大变化即框架的调整,增加淋巴组织间叶源性肿瘤类别,并拓宽了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李小秋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分享了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景和展望。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通过移植技术的完善、移植适应症的拓展、移植供者选择模式的优化,以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协同赋能,有助于提升移植疗效并使更多患者受益于移植。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模式,展示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张晓辉教授作报告
专题报告2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卓刚教授共同主持。
林桐榆教授、刘卓刚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详述了“
徐兵教授作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黄文荣教授讲解了原发
黄文荣教授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霆教授详述了
刘霆教授作报告
总结
创新时代,共践希望!本场会议内容详实,诸位专家学者齐话靶向与免疫治疗,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更充满希望。临床医生将秉持CAR-T细胞治疗新规范,不忘初心、笃力前行,靶向及免疫治疗将持续健康发展,让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的明天更光明、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