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15:54:51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2022年11月1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CSCO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高力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对所有与会人员致以热烈欢迎。马军教授表示,CSCO自体移植工作组2022巡讲的目的是借助全国血液专家和骨髓移植专业的力量及其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ASCT发展,为患者带来获益。朱军教授表示,与国外ASCT相比,我国ASCT治疗淋巴瘤物美价廉,安全有效,性价比极高;与新药新方法相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是我国ASCT无论在数量和比例上均与日韩和欧美国家有较大差距,所以我们工作组责无旁贷,在与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要将我国ASCT的发展推动起来。张伯龙教授表示,CSCO自体移植工作组的成立为推广ASCT提供了巨大助力,旨在解决医生在理论和技术层面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张曦教授表示,CSCO自体移植工作组的工作,以及我们带来的技术型帮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ASCT作为一项老牌技术,工作组的成立让其焕发了新的活力。目前,重庆多家医院已将提升ASCT技术作为学科突破的首要任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态势和发展情形。刘耀教授提到,ASCT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对硬件要求并非特别高,且花费较少、患者获益非常显著,值得大力推广。未来我们也将携手将重庆市的ASCT向基层推广,做得更合格,更规范。
高力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
马军教授致开幕辞
朱军教授致开幕辞
张伯龙教授致开幕辞
张曦教授致开幕辞
刘耀教授致开幕辞
学术专场
开幕式后,学术环节随之而来。第一环节学术部分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娄世锋教授主持。
娄世锋教授担任第一环节学术部分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小沛教授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与展望》为题进行了汇报。王小沛教授从国内外差距、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同行专家参与ASCT意向迅速提高,以及药物选择日益丰富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我国ASCT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有关ASCT发展的以下几点思考:①如何做到思想观念的统一和专业化,如何把控ASCT的每一个环节;②如何在日后开展进行二次移植和预处理方案选择的新尝试;③探索PD-1、CAR-T等新疗法如何与ASCT进行强强联合;④科室内部和科室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此外,王小沛教授表达了其展望,开发资源、群策群力、持全局观念,通过全国巡讲推进ASCT发展;脚踏实地,优化革新,为患者做出符合国情的选择;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骨与软骨组织肿瘤领域开疆拓土,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为患者带来持久的获益。
王小沛教授作报告
讨论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建斌教授主持,讨论嘉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红宾教授和重庆市人民医院徐诣芝教授围绕“移植综合征在ASCT后是否会出现,如何进行处理“、“高危患者干细胞采集时机”和“原发
陈建斌教授担任第一环节讨论部分主持
第二环节学术部分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勇教授主持。
张勇教授担任第二环节学术部分主持
高力教授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NHL》为题,从ASCT治疗外周
高力教授作报告
讨论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利教授主持,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小波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魏霞教授参与了讨论,就“双次移植后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 和“双次序贯ASCT与allo-HSCT的对比” 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
王利教授担任第二环节讨论部分主持
第三环节学术部分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双年教授主持。
徐双年教授担任第三环节学术部分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建川教授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在血液肿瘤的应用》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邓建川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例51岁,诊断为IgA-κ型,II期A组(高危)
邓建川教授作报告
讨论环节继续由徐双年教授主持,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杨在亮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王胜教授参与了讨论,就“塞替哌未足量使用,后续应如何进行维持”和“干细胞动员剂的选择”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徐双年教授担任第三环节讨论部分主持
第四环节学术部分由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刘恩强教授主持。
刘恩强教授担任第四环节学术部分主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映瑜教授以《DLBCL自体移植地位再思考》为题进行了汇报。南映瑜教授指出,中国ASCT快速增长但整体数量偏低,使用率远低于欧美,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与西方的
南映瑜教授作报告
讨论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罗章琴教授主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刘占术教授和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石蕾教授围绕“低危DLBCL患者是否需要选择ASCT”和“是否可以用无化疗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后续再行ASCT进行巩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罗章琴教授担任第四环节讨论部分主持
第五环节学术报告部分由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舒华娥教授主持。
舒华娥教授担任第五环节学术部分主持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李佳丽教授以《PEG-rhG-CSF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汇报。李佳丽教授首先对淋巴瘤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分析,成人DLBCL发病率较儿童更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淋巴瘤患者相对更为年轻,侵袭性淋巴瘤发病率较高,患者需更强的联合化疗方案,部分患者需行ASCT进行巩固。随后,李佳丽教授通过对G-CSF和PEG-rhG-CSF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比较,以及对几篇文献进行解读总结道,
李佳丽教授作报告
讨论环节由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常城教授担任主持,重庆市中医院苏立教授和重庆合川区人民医院李国均教授参与了讨论,就“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到多少数值时可以停止使用
常城教授担任第五环节讨论部分主持
会议总结
会议末,大会主席刘耀教授、张曦教授、张伯龙教授和马军教授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祝贺本次会议圆满成功,本场会议涵盖了重庆市多家医院,集结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者热情高涨,学术内容丰富,为基层血液科医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相信各位参会人员均有满满收获。重庆市各中心的医生们协心同力,互帮互助,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ASCT技术正在重庆蓬勃发展,这对科室的成长、信心的保持,以及人员的稳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感谢CSCO以及CSCO自体移植工作组在全国推进疾病诊治、专业技术提升和诊治规范化方面做的工作,未来希望加入更多团队,进一步推动ASCT向规范化、向适应症的拓展方向迈进!
刘耀教授作会议总结
张曦教授作会议总结
张伯龙教授作会议总结
马军教授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