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交流互进 造福儿童,儿童血液专场精彩盘点 | 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

2022-11-24 14:26:57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1669271919327129.jpg


思变、交流、总结、再谋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血液领域医生数十年坚持的习惯。虽有疫情在前,仍不能抵挡他们交流探讨的脚步。2022年11月1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22年CSCO学术年会哈尔滨分会场第十届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成功举办。11月11日,儿童血液专场顺利召开,众多儿童及成人白血病淋巴瘤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汇聚线上线下,交流互鉴,共同探讨儿童白血病淋巴瘤领域的重难点问题。医脉通现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儿童血液专场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热情洋溢的主持中拉开序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开场致辞表示,近几年,各地协作组建立的治疗方案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儿童淋巴瘤的治疗经过张永红教授、张翼鷟教授、孙晓非教授、汤静燕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复发难治性儿童患者的治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次儿童血液专场主要聚焦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儿童淋巴瘤的治疗,特别是复发难治性儿童患者的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盛情邀请了成人白血病淋巴瘤领域著名专家一起交流讨论,以求进一步推动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领域的发展。希望通过大家的深入交流,达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


1.png

王天有教授主持会议


2.png

吴敏媛教授开场致辞


学术报告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淋巴瘤中的应用


在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张永红教授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艳秋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教授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淋巴瘤中的应用。根据多年砥志研思,张教授提出应根据复发难治性儿童淋巴瘤的类型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优先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复发难治性成熱B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似乎优于自体干细胞移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丽华教授就单抗、双抗、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新型药物出现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与张教授展开深入交流。张教授表示在复发难治性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期待未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新药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儿童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3.png

张永红教授、韩艳秋教授主持会议


4.png

张翼鷟教授作专题报告


二、儿童复发难治性B-ALL的免疫治疗进展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汤永民教授和福建省肿瘤医院杨瑜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血液肿瘤研究所郝文鹏教授报告了儿童复发难治性B-ALL的免疫治疗进展。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其中B-ALL占85%。虽然儿童ALL整体的存活率很高,新诊断儿童ALL的5年OS可达90%,但复发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且复发后的存活率较低。郝教授表示儿童ALL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疾病的发病和复发机制与细胞遗传学改变有关。而化疗耐药往往伴随着突变基因的存在,传统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B-ALL的长期预后不佳,复发患者亟需新的治疗方法。郝教授通过解读多项研究数据表示,贝林妥欧单抗、奥加伊妥珠单抗、CAR-T疗法等为复发难治性B-ALL儿童带来了新的希望,但CAR-T疗法目前在儿童中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于免疫治疗的选择,郝教授比较了不同治疗的特点,并表示临床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及性、安全性综合考虑,还需要积累更多中国儿童患者的数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金润铭教授就CAR-T治疗是否可替代移植治疗与郝教授展开了开放性交流,并期待有更多的数据解答这一问题。


5.png

汤永民教授、杨瑜教授主持会议


6.png

郝文鹏教授作专题报告


三、FDG-PET在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


在郑州大学儿童血液肿瘤研究所刘玉峰教授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林教授的联袂主持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高怡瑾教授分享了“FDG-PET在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高教授强调,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已得到显著改善,生存期在90%以上,建议避免过度治疗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PET是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早期评估的主要方式。PET用于早期评估可指导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后续治疗,避免治疗不足导致复发风险增加,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PET评估需要注意时间间隔,一般在化疗后3周,放疗后12周进行。不鼓励将PET作为常规停药后随访手段,此阶段PET假阳性率达20%,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惧、其它过度检查及多次活检,仅在活检已经确认复发后,PET扫描用于重新分期。在与成人血液病专家,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的深入交流中,高教授提出,儿童患者较成人的特殊之处在于纵隔会有反跳,要与复发相区别。另外,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会有棕色脂肪干扰,为避免棕色脂肪组织过度摄取FDG(寒冷、疼痛和紧张),需注意保暖或抑制棕色脂肪激活。


7.png

刘玉峰教授、刘林教授主持会议


8.png

高怡瑾教授作专题报告


四、单细胞水平解析复发耐药儿童B-ALL分子生物学标记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爱春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鲍慧铮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竺晓凡教授分享了团队在单细胞水平解析复发耐药儿童B-ALL分子生物学标记的研究结果。团队成功构建了儿童期骨髓中B细胞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借助单细胞BCR测序技术以及儿童B-ALL白血病细胞机器学习的识别模型,描述了B-ALL复发期白血病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特征,首次揭示了儿童B-ALL MRD单细胞图谱,并发现了低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一步的体外药理模型分析显示化疗联合低氧信号通路抑制剂PX-478增强杀伤效果,体内PDX模型验证显示靶向低氧信号通路联合化疗显著延长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证明低氧信号通路是潜在的新治疗靶点。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鲍慧铮教授表示竺教授的研究对成人ALL的研究具有启发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洁教授表示,竺教授聚焦于儿童B-ALL MRD转录组的研究工作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是儿童患者的又一福音,期待竺教授更多研究成果。


9.png

刘爱春教授、鲍慧铮教授主持会议


10.png

竺晓凡教授作专题报告


五、新版《WHO儿童肿瘤》分册简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陶荣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冯四洲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莲教授介绍了新版《WHO儿童肿瘤》分册简介,重点介绍了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陈教授表示今后的病理诊断不仅仅是形态学的诊断,更多的是形态学结合分子遗传学检测、免疫表型、基因检测来进行综合性诊断。在介绍了新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后,陈教授通过2个同为B细胞起源的儿童淋巴瘤病例展示了完全不同的病理诊断结果,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大家获益匪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孙立荣教授表示病理的诊断对于儿童淋巴瘤的治疗非常重要,陈老师的讲解对于未来进一步根据病理诊断、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精准治疗非常有帮助,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也将结合新的病理类型、可操作生物标志物进行治疗。


11.png

陶荣教授、冯四洲教授主持会议


12.png

陈莲教授作专题报告


六、儿童AL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胡绍燕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梁红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静教授从AL移植的指征、预处理、移植模式和供体选择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儿童AL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指征方面,陈教授强调CR1-ALL患者极少需要进行移植,诊断时t(4;11),年龄<6个月,并且WBC>300x109/L的儿童患者,以及几类化疗反应不佳的CR1患者才考虑移植,目前主要的移植对象为CR3及以上的患者。对于预处理方案,大宗数据显示ALL患者需要进行清髓治疗,目前的数据显示全身放疗(TBI)有优势,建议选择1200cGy的TBI治疗。供体选择方面,供者类型对于移植结果无明显影响,更多的是影响移植过程的难易程度。患者的移植结果主要取决于疾病状态,获得缓解的患者的移植结果优于未缓解的患者。随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马夫天教授就供者选择、TBI的剂量与陈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13.png

胡绍燕教授、梁红教授主持会议


14.png

陈静教授作专题报告


七、儿童ALL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学群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教授就儿童ALL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原因和机制、影响因素、预防以及治疗进行了专题报告。方教授强调移植后MRD监测很重要。移植后应定期监测MRD,若发现MRD阳性,应立即干预治疗,包括视供者类型、复发时间等减/停免疫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治疗。若移植后MRD免疫表型显示CD19+和/或CD22+,可考虑使用供者来源或自体来源,以CD19或CD22为靶点的CAR-T细胞。移植后若MRD免疫表型显示CD19+,可选择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与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治疗相比,移植后患者使用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的GVHD相对较轻。对于移植和CAR-T的结合,方教授分享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ALL脐血移植后根据复发风险进行分层管理的经验,并总结了医院2018年8月至2022年4月接受移植的32例儿童ALL的情况。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鞠秀丽教授表示,因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没有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机会,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复发相关的供者和受者因素,对高危患者做好预防工作。方教授中心的病例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实战经验,获益匪浅。


15.png

罗学群教授、付蓉教授主持会议


16.png

方建培教授作专题报告


会议总结


儿童血液专场在儿童专家、成人专家、病理专家以及移植专家的激烈交流和讨论中落下帷幕。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王椿教授总结道,非常感谢马军教授及团队精心设计组织的儿童血液专场,内容精彩纷呈,特别邀请成人专家和儿童专家一起交流探讨的形式也独具特色。作为成人血液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医生,王教授表示深受儿童领域工作的启发,希望通过此次成人专家和儿童专家知识的交流和碰撞,进一步促进儿童白血病淋巴瘤领域的发展,为儿童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17.png

王椿教授作大会总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