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CCO | 张清媛教授:创新引领,携手共进,“淋巴瘤微课堂”助力淋巴瘤规范化诊疗

2022-11-24 18:22:12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淋巴瘤发病率持续升高,每年约有10万例新发淋巴瘤患者,淋巴瘤防治形势严峻。中国抗癌协会(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作为CACA成立最早的专业委员会之一,一直在促进我国淋巴瘤领域诊治规范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淋巴瘤的诊疗和学术水平,打造学术品牌,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CACA客户端APP特别上线了“淋巴瘤微课堂”。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就我国淋巴瘤的诊疗现状、未来发展,以及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划进行分享。

 

1.jpg

 

医脉通: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一谈我国淋巴瘤的治疗现状,目前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张清媛 教授: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新发淋巴瘤患者1,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疾病负担重,防治形势严峻。

 

虽然近些年我国淋巴瘤诊治水平有较大进步。但从调研数据来看,我国淋巴瘤的诊疗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与日本淋巴瘤患者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8.1%和57.3%,而我国淋巴瘤患者5年OS率仅为38.4%2。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内不同地区淋巴瘤的诊疗水平也参差不齐,如北上广等相对发达的地区,淋巴瘤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60%以上3,与西方国家淋巴瘤5年OS率相当;而全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市淋巴瘤患者的5年OS率仍处在世界较低水平。

 

基于目前我国淋巴瘤疾病负担重,地区差异显著等情况,需努力提升我国淋巴瘤整体的诊治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提高专业人才的诊疗水平,进而促进淋巴瘤治愈率的提升。

 

医脉通:在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推动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发展迅速,请您谈谈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规划和重点?

 

张清媛 教授: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仍然是促进我国淋巴瘤领域的诊治规范和诊治水平提高,尤其是对基层医务工作者临床实践的指导。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队伍建设:发现、培养、吸收优秀会员,特别要注重发展学生会员和培养基层医生会员,壮大专业团队;(2)推进科普教育: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和学术系列活动,注重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结合多媒体、线上APP等,使内容更为贴近基层医生、在校学生,同时更具传播性。(3)推动诊疗指南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做好符合中国国情的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工作。注重培养淋巴瘤专科医生,提高专业人才的诊疗水平,促进规范化诊疗。(4)发展大数据共享:依靠大数据平台,做到病历共享、数据共享,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协作、交流活动,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5)重视患者关爱:积极组织开展义诊、扶贫、患教等活动和跨学科的会诊,强化患者的全程管理,促进广大患者和家属疾病认知。

 

医脉通:我们关注到中国抗癌协会(CACA)客户端APP上线了“淋巴瘤微课堂”,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淋巴瘤微课堂”项目,以及该项目的意义?

 

张清媛 教授:为践行CACA总会指南“进基层、进校园”的精神,我们特别推出了“淋巴瘤微课堂”项目。“淋巴瘤微课堂”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基层医生和在校学生,邀请CACA淋巴瘤专业专委会的主委、副主委、常务委员、委员等领域专家授课,内容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边缘区淋巴瘤(MZ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NK/T细胞淋巴瘤等不同亚型淋巴瘤的诊疗、不良事件管理、患者全程管理等。此外,在“短视频时代”,我们特将课程设置为贴近基层医生和学生的线上形式,每节课大概10~12分钟,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普及淋巴瘤诊疗知识,提升不同层次肿瘤医生淋巴瘤的诊疗水平,加深医学生对淋巴瘤的认知。

 

2.jpg

 

 

医脉通:近年来,我国淋巴瘤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请您谈一谈对近年来淋巴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感受以及对未来治疗趋势的展望?

 

张清媛 教授:随着新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的深入,我国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近些年,淋巴瘤的诊疗逐渐趋于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在诊断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结果,明确患者的诊断、分期、分型及预后分层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综合全面地考虑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更深的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实现治愈。未来,CACA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也将持续推动我国淋巴瘤诊疗规范化、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多治愈。


张清媛-.jpg

张清媛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教学名师

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席科学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计划杰出教授

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带头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等.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华肿瘤杂志.2021,43(7):707-735.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淋巴瘤联盟,等.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5):364-368.

3.Liu W, Ji X, Song Y,et al. Improving survival of 3760 patients with lymphoma: Experience of an academic center over two decades. Cancer Med. 2020 Jun;9(11):3765-37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