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CCO | 陈万涛教授:树早诊早治理念,建生物信息数据平台,助力口腔颌面肿瘤诊疗步入新时代

2022-11-28 11:37:00来源:医脉通阅读:16次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11月17日—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会议聚焦肿瘤,以“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的整合医学理念,建平台、论科研、谋创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分享口腔颌面肿瘤的诊疗现状和研究进展。

 

微信截图_20221128105706.png

 

 

 

口腔癌需早诊早治,医患携手共克疾病难关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陈万涛教授表示,相较于内脏器官肿瘤,口腔癌的解剖特点使其更易被早期发现。但在临床实践中,6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主要原因在于对口腔癌没有重视和关注。对于患者来说,需要了解口腔癌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内结节、肿块、黏膜溃疡,出现黏膜的溃烂和炎症且长期不愈,疼痛、麻木,说话和吞咽困难等,晚期可因下颌下、颈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出现相应的症状。临床医生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癌前病变,如口腔白斑、赤斑、黏膜下纤维样变、扁平苔癣等,对于持续进展的患者应及时活检。陈万涛教授团队正在研究一款用于口腔癌早期分子诊断的试剂盒,最大优点在于仅需很少的肿瘤细胞即可判断是否癌变,方便快捷,可用于口腔癌的早筛,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

 

构建大数据时代的生物样本库,助力口腔颌面部肿瘤研究

 

“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分子标志物指导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广泛应用到临床当中,临床疗效逐渐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陈万涛教授介绍,在前任学科带头人邱蔚六院士和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的指导下,从2003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陈万涛教授团队开始建立上海市“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及生物信息数据库”,借助先进的组学、系统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和手段,以大数据集成网络为载体,以组织库标本对应的遗传学/表观遗传等多组学生物信息数据研发和应用为主要方向。目前为止已收藏了两万多例口腔肿瘤患者的组织样本,采用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可多维度地绘制了中国人群口腔癌发生、发展等恶性表型相关的特征性多组学分子图谱,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分型诊断、新药研发、靶向治疗等研究服务。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