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08:54:1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8次
一项基于美国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的新分析提示,有持续性哮喘的成年人,颈动脉斑块负荷明显高于无哮喘的人,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也明显升高,因此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增加。
该研究显示,在有持续性哮喘和间歇性哮喘的人中,分别有67%和49.5%有颈动脉斑块,每人平均分别有2处和1处颈动脉斑块。
在无哮喘的人群中,50.5%有颈动脉斑块,平均每人有1处颈动脉斑块。
与无哮喘者相比,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白介素-6水平明显升高(1.52 pg/ml vs. 1.89 pg/ml)。
校正年龄、性别、种族、体重、其他健康状况、处方用药、吸烟后,有持续性哮喘的人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较无哮喘者增加83%,进一步校正基线白介素-6或C反应蛋白水平后不受影响。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过敏性炎症,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也是炎症,慢性炎症可导致斑块的形成。上述结果表明,持续性哮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可能是多因素造成的。
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将关节炎和狼疮等炎症性疾病列为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炎症性疾病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该研究纳入5029名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但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61.6岁,53%为女士。
在该研究中,持续性哮喘被定义为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的哮喘,这类患者占2.2%;间歇性哮喘被定义为不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的哮喘,该类患者占7.7%。
来源:Persistent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Plaque in MESA. J Am Heart Assoc, 2022 Nov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