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08:55:0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9次
近日,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91例尸检未明确死因的心原性猝死病例(平均年龄25岁)中发现了20种致病基因变异,其中14例(15%)发现患有遗传性心肌病。
本组91例猝死患者的心脏结构正常或仅有细微变化,不足以确诊结构性心脏病。
研究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未局限于与心律失常综合征相关的传统基因,而且包含了已知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183个基因(包括心肌病相关基因)。
结果显示,20例患者发现有导致死亡的基因异常,其中14例为心肌病基因异常,即14例遗传性心肌病。
研究者认为,对于尸检无法明确死因的猝死病例,除原发性心律失常外,都应考虑遗传性心肌病可能性,对于携带基因者的亲属应进行心肌病相关基因检测,以识别猝死高危者。
随后,研究人员对47例猝死者的一级亲属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这些亲属中有43%携带遗传基因变异,其中65%具有显著表型,并确定了27名基因型阴性的一级亲属。
近日,中国心原性猝死尸检和分子诊断专家共识也指出,对于尸检未发现心血管结构异常的心原性猝死患者,建议评估与疾病有明确关联的致病基因。
来源:[1]Isbister JC, Nowak N, Yeates L, et al. Concealed Cardiomyopathy in Autopsy-Inconclusive Cases of SuddenCardiac Death and Implications for Families. J Am Coll Cardiol. 2022 Nov 29;80(22):2057-2068.
[2]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心原性猝死尸检和分子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2022, 37: 865-87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9.001.【点击二维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