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人物专访丨李太生教授:让HIV病毒感染者的生活更有质量

2022-12-02 09:15:27来源:感染医线阅读:206次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接受规范治疗的HIV病毒感染者可获得与普通人相近的预期寿命。在生存期延长的同时,HIV病毒感染者的并发症及其所带来的生活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太生教授,解答HIV病毒感染者关心的5个问题。

 

HIV病毒感染者能活多久?

 

这是很多HIV病毒感染者关心的问题。

HIV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过程包括:(1)感染HIV病毒后6个月内的急性期;(2)然后进入无症状期(潜伏期),这个时期一般持续4~8年,而且因人而异,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3)最后进入艾滋病期(终末期),一般会在1~2年内死于各种相关疾病和并发症。

也就是说HIV病毒感染者的自然病程大概持续10年左右,这是在不进行积极抗病毒治疗情况下的预期寿命。

近三十年来,HIV病毒感染者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达到长期抑制HIV病毒。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HIV病毒感染者的寿命基本上可以达到普通人的水平

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我们也越来越关注如何让HIV病毒感染者活得更健康,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比如减少疾病或治疗所导致的并发症,提高社会对HIV病毒感染者的包容度。

因此,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要告诉各位HIV病毒感染的病友——既不过于悲观,也不盲目乐观。接受科学、规律的治疗和监测,让自己活得更久、活得更健康,热爱生活、享受精彩人生!

 

HIV病毒感染者有哪些常见的相关疾病或并发症?

 

我们知道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HIV病毒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CD4+ 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帮助我们抵御外来入侵的病原体和清除体内“叛变”的细胞。所以HIV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是机会性感染肿瘤

例如,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耶氏肺孢子菌、结核、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弓形虫、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等寄生虫、细菌、病毒或真菌。

HIV病毒感染者的常见肿瘤有:卡波西肉瘤。

此外,HIV病毒感染也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例如:腹泻/消瘦、抑郁/焦虑、肥胖/体重超标、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血糖异常、慢性肾病、脂肪肝、肝功能不全等。这些并发症通常与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HIV病毒感染者中非艾滋病死亡的第一原因。

因此,我们除了要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减少机会性感染、肿瘤等艾滋病相关疾病,也要积极监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应该如何进行HIV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或并发症的监测?

 

这是HIV病毒感染者容易忽视或者认识不足的问题。

我们知道,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基因型耐药检测是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因此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尿微量蛋白等化验,以及腹部超声、胸片/CT、骨密度等检查,这些化验和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门诊中,有不少患者对这些监测随访项目不够重视,经常为了省事而没有进行常规的化验检查。

在此,我要提醒各位HIV病毒感染的病友,除了对自身症状的观察以外,一些必要的化验和检查是不能省的,这些化验和检查结果是客观的,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HIV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和并发症。

 

HIV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哪些饮食、生活习惯来预防HIV病毒相关疾病和并发症?

 

在饮食方面:

1、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彻底煮熟,不吃生鱼生肉,防止寄生虫感染;不喝没有经过消毒的牛奶、奶酪,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2、注意均衡营养,主要是避免高盐、高油、高糖饮食,因为有些抗病毒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非核苷类/核苷类)可提高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有些抗病毒药物有肾毒性,高盐饮食增加肾脏负担。

在生活习惯方面: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带状疱疹等。

2、适当运动,多晒太阳,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也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

3、戒烟、戒酒。吸烟与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相关;饮酒则与肝炎、肝硬化、肝癌风险相关,而且会降低抗病毒药物的药效,增加肝脏负荷。

 

国内外有没有用于指导HIV病毒感染者并发症处理的指南共识?

 

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大大减少了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在生存期延长的同时,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肾骨骼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将这些疾病称为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NAD)。

 

最新版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就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的筛查和处理。该指南强调应该将艾滋病作为一种慢性病来随访和管理,注意进行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的评估和筛查。

 

国际上,像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DHHS)则推出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详细介绍了监测HIV病毒感染者的骨、肾、代谢、心血管、认知、肝脏健康。

HIV病毒感染者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国内将有针对性的指南共识。例如,艾滋病合并肾脏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病和血脂异常等专家共识已经发表或正在编写过程中,将为HIV病毒感染者的并发症管理提供规范指导。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