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7:40:32来源:医脉通阅读:15次
11月17日-20日,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建平台、论科研、谋创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邵国良教授,为我们分享肿瘤治疗的临床经验及对AI辅助系统的未来展望。
医脉通:近年来肝癌转化治疗研究方兴未艾,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介入治疗、联合治疗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进展?
邵国良教授:在所有肿瘤中,肝癌的治疗极具挑战性。接近2/3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状况不佳。所以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既往我们临床医生首选介入治疗,包括以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主的微创治疗手段等。随着药物治疗的蓬勃发展,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取得重大突破,肝癌的治疗手段逐渐丰富。经临床实践证实,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疗效。在后续应用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肝癌中,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案。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可达64%左右。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未来或可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的主要治疗方式。
医脉通:现实中许多肿瘤患者在确诊后失去生活信心,不利于后续治疗和康复。结合您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您认为该如何帮助肿瘤患者建立抗癌信心?患者可以通过做哪些事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邵国良教授:肿瘤患者确诊后失去生活信心的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受到广大的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关心。但我认为,肿瘤患者不必过度担心自身病情。肿瘤现已成为一种常见病、老年病。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患病期间的痛苦和不适经过医学、护理和心理治疗也能得到极大缓解。
帮助患者树立抗癌信心首先需要肿瘤患者正视疾病,肿瘤不等于不治之症,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多种肿瘤已能够得到治愈。例如早期肺癌,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我们临床医生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病灶,通过手术等干预治疗,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超过90%。这也说明早诊早治对提高肿瘤的治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微创治疗的应用和药物研发工作的进展,中晚期的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延长。例如肝癌,通过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25%,新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第三,正确的治疗非常关键,我建议肿瘤患者选择正规的医疗单位、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既能及时得到合理治疗又能降低经济成本。第四,肿瘤患者应该相信我国医疗、科学的发展,多生存一天就是多一种希望。第五,肿瘤患者应该了解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够帮助自身对抗病魔,信心是治疗肿瘤的动力之一,随着信心的提升、心理的舒缓,人体的免疫力也逐渐增强。我相信通过患者自身的努力、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医疗的干预,肿瘤最终会被我们攻克。
医脉通:我们有关注到,您在明天的CCO大会上,将带来AI辅助大规模肿瘤筛查平台的讲题,能否请您谈谈,在大数据的背景下,AI辅助系统会为我国肿瘤筛查,诊断,治疗等领域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
邵国良教授:AI辅助的肿瘤筛查现已成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很多医学相关活动改变了以往方式,特别是肿瘤筛查这类大规模、涉及千万人口的工程,以往我们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花费很长时间,而现有的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我们工作的效率。通过AI辅助系统我们建立了数字化登记平台、招募平台、管理平台等,实现了省、市、县、区的四级联动,加强了资料、信息间的融合交流,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层培训。最终我们使用AI辅助平台实现了几十万人口的筛查,通过肠镜结果也发现了许多结直肠癌早期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一方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大大节省了医疗成本。总之,AI辅助大规模肿瘤筛查平台使我们的肿瘤筛查项目得到了快速推进,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适用于各个肿瘤领域。我相信随着AI辅助筛查平台的日益完善、智能化技术的提高,筛查的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大,方便、简易的AI辅助系统将有力推动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迈向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