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CCO2022 | “营养治疗应作为基础治疗”,石汉平教授谈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2022-12-02 17:32:06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11月17日-20日,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建平台、论科研、谋创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为我们剖析肿瘤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并分享相关的治疗原则。


12.png

 

医脉通:临床中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通常容易被忽视,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肿瘤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石汉平教授: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营养状况是肿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之一,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经典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肿瘤患者入院时应常规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为后续可能的营养支持治疗奠定基础。

 

在过去,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曾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临床对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近年来,通过全国肿瘤营养专家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临床医生和肿瘤患者对营养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

 

恰当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获益,而且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应该成为肿瘤患者的基础治疗和一线治疗。

 

医脉通: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步骤?


石汉平教授:首先,肿瘤患者接受营养治疗前都应先进行营养诊断,在未经营养诊断的情况下不应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消化道肿瘤、转移性肿瘤、接受大手术和高剂量放疗的肿瘤患者群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在因客观因素无法实行营养诊断时,可以经验性地为此类患者进行营养治疗,但原则上所有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均应以营养诊断为依据。

 

其次,临床中通过营养诊断可以将肿瘤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四类。对于营养良好的患者,无需进行营养治疗,仅行抗肿瘤治疗即可;对于轻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详尽的营养教育,同时行抗肿瘤治疗;对于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实施抗肿瘤治疗;对于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1-2周,随后在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并行抗肿瘤治疗。

 

最后,在营养治疗规范方面,临床应遵循“四优先”原则,即“营养教育优先,膳食优先,口服优先,肠内营养优先”。在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通常采用五阶梯治疗的策略,首先选择营养教育,随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具体的晋级策略为,若当前阶梯无法满足目标能量需求的60%且持续时间达3-5天时,即选择上一阶梯。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营养教育作为营养治疗的基础,可推广至所有肿瘤患者群体,这不仅有利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医脉通:在临床实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应如何进行选择和取舍?


石汉平教授:作为营养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并不存在优劣之分。目前临床中针对肿瘤患者最常用的营养治疗手段为口服营养补充,这一策略最为简便易行;而在患者住院期间,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是较为常见的手段,可以有效支持患者的营养情况;如果患者的肠道功能难以维持,此时肠外营养就成为了最佳策略。因此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循“四优先”原则和五阶梯治疗的策略,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