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4 20:39:18来源: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阅读:27次
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于12月3—4日在线上召开。在12月3日举行的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了介绍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发展历程的视频,随后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大会荣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原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洪涛,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闻玉梅,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钱军向大会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舒跃龙主持。
王健副会长致辞
王健副会长致辞指出,本次大会邀请了包括12位院士在内的1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新型诊断技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病毒病的临床治疗以及医学病毒与生物安全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将积极推动我国医学病毒学工作的交流合作与发展。2022年我们受到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全球多种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依然多点暴发,因此今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大会的召开更显意义非凡。来自国内一线优秀的病毒学专家学者共聚线上,交流研究进展,规划发展方向,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应对传染病,特别是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侯云德院士致辞
侯云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邀请到来自全国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医院等单位的成绩斐然的病毒学专家和病毒学研究领域青年才俊。希望我国医学病毒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的交流研讨,推动我国医学病毒学的发展,为解决医学病毒学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持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钟南山院士致辞
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自成立以来,就以促进中国病毒学发展和民众健康为己任。分会联合全国病毒学界的研究力量,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暴发以来,我国病毒学家对新冠病毒的演变、进化、传播和致病性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我国首个解决了新冠病毒全长测序工作并向WHO作出报告。当前我们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演化、传染性、致病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制定正确的抗疫政策将会提供重要的参考。
洪涛院士致辞
洪涛院士在致辞中预祝大会成功,指出通过本次会议,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制定的目标与我们的工作和发展结合起来,总结我们过去取得的经验,继往开来。
闻玉梅院士致辞
闻玉梅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的医学科研和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世界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希望本次大会能够把全国病毒学家新的成绩和青年病毒学家的工作进行介绍和交流。相信我国的医学病毒学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袁正宏教授致辞
袁正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经过艰苦努力和团结合作,中国目前成功控制了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但也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同时,慢性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统的病毒性疾病依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希望我们敢闯敢试,面对重大病毒性疾病,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勇于攻克防治的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人民健康。
钱军教授致辞
钱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的发展情况和进一步规划。
舒跃龙主任委员主持开幕式
舒跃龙主任委员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整体情况。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承办,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大会设置了大会主旨报告;5个专题的分会场,包括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毒感染与致病机制、新型诊断技术及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病毒性疾病临床治疗、医学病毒与生物安全。会议一共安排了126场学术报告,聚焦医学病毒学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药物研发、临床治疗、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为了鼓励本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广泛参与,会议专门设置了优秀青年专题报告。大会还通过病例讨论、壁报交流、论文摘要等各种方式,促进医学病毒学知识传播。本次大会期间还特别制作了一系列“小病毒大健康”科普视频,内容涉及大家关心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HPV疫苗接种,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以及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科普等,旨在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促进病毒性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传播,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