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齐心协力,推行血液肿瘤诊治规范——2022年CSCO指南巡讲(福建站)圆满结束

2022-12-04 19:46:22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2022年11月2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福建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承办的“2022年CSCO指南巡讲——福建站”以线上的形式成功举办。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达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大会主持、讲者及讨论嘉宾,解读和探讨血液肿瘤指南的最新进展。本文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大会致辞


会议开始,由三位大会主席进行致辞。马军教授致辞道,非常高兴可以参加此次会议,患者的生命是临床医生工作的中心,期待通过此次会议各位同道团结在一起,使血液肿瘤患者可以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徐兵教授致辞道,疫情期间,期待各位同道通过此次的线上会议,可以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使患者生存得到进一步改善。胡建达教授致辞道,这次大会得到诸多全国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相信此次会议会提供精彩纷呈的学术内容,推动福建省血液肿瘤诊治领域进一步发展。


1.png

马军教授致辞


2.png

徐兵教授致辞


3.png

胡建达教授致辞


学术专场


第一环节由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方美云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罗建民教授主持。


4.png

方美云教授主持会议


5.png

罗建民教授主持会议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分别从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CTIT)诊断原则、治疗原则、二级预防、注意事项、预后和转归五方面解读CTIT诊疗指南(2022版)。赵东陆教授强调CTIT治疗可减少血小板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提高血小板下降最低值,减少血小板输注,保证化疗如期进行,改善抗肿瘤效果。若患者CTIT伴出血首选输注血小板或输注血小板+rhTPO或rhIL-11治疗,若患者CTIT无伴出血可根据血小板计数选择治疗方法或观察。


6.png

赵东陆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福建省立医院陈为民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敏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婷教授就“抗肿瘤治疗后顽固血小板减少机制”、“肿瘤患者CTIT治疗时机”、“CTIT治疗选择”等方面展开讨论。


第二环节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大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苏永忠教授主持。


7.png

高大教授主持会议


8.png

苏永忠教授主持会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春蕊教授从CAR-T治疗面临的问题出发解读CAR-T细胞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SCO指南相关内容。尽管我国CD19 CAR-T用于复发/难治(R/R)B-ALL适应症尚未获批,但目前已有多项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并取得显著疗效。CAR-T应用过程中需严格进行治疗前评估,治疗后临床指标监测,并规范管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目前影响CAR-T耐药性/持久性的预测因素仍需要大型队列研究进一步明确,可通过靶向双抗原或双重输注CAR-T提高反应率。在ALL中使用CAR-T后是否需要进行同种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个未知数,使用捐赠者的CAR-T可以部分恢复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缓解。管理不良反应时,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使用托珠单抗)管理毒性可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9.png

李春蕊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宁德市医院陈仁利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林聪猛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齐彦教授就“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LL患者可否接受CAR-T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治疗选择”、“CAR-T治疗前感染控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第三环节,由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雯教授主持。


10.png

张薇教授主持会议


11.png

黄海雯教授主持会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进行CAR-T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进展及指南解读。根据大量研究结果,CAR-T治疗适用于经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I级推荐),CAR-T治疗前、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细胞回输前均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部分患者在CAR-T治疗前可使用桥接治疗,多项研究显示放疗作为CAR-T前桥接治疗的有效率为81.8%-100%。目前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为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推荐剂量为Flu 25-30mg/m2×3天,Cy 250-500mg/m2×3天。回输后需进行密切毒副反应监测及疗效评估,若患者合并感染、难治性发热,可予以加用托珠单抗治疗。


12.png

应志涛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福建省人民医院廖斌教授龙岩市第二医院谢永欣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骆宜茗教授就“CAR-T治疗机制”、“CAR-T联合治疗”、“CAR-T维持治疗”等话题展开讨论。


第四环节,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谭业辉教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钱军教授主持。


13.png

谭业辉教授主持会议


14.png

钱军教授主持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杨教授以肿瘤相关性贫血(CRA)危害为出发点,进行CRA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我国2019年数据显示半数肿瘤患者存在贫血,且发病率随肿瘤进展而升高,其中中重度贫血占49.2%,仅7.16%患者接受CRA治疗。大量研究显示,贫血与乏力和生活质量相关、可加剧肿瘤乏氧、影响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患者PFS。CRA诊治时需鉴别贫血类型及病因,当血红蛋白≤110g/L或低于基线≥20g/L时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研究显示与单用促红细胞生成药物(ESA)相比,铁剂+ESA可进一步减少患者的输血率。同时,沈杨教授强调CRA治疗期间需关注铁过载和铁缺乏的评估和治疗。


15.png

沈杨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朱雄鹏教授三明市第一医院周建耀教授莆田市第一医院林武强教授就“肿瘤药物引起贫血的机制”、“CRA的治疗选择”、“CRA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五环节,由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叶静静教授主持。


16.png

杜欣教授主持会议


17.png

叶静静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王迎教授结合临床ALL治疗难点分享ALL的免疫治疗选择。对于R/R ALL患者,CSCO指南推荐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治疗期间需关注患者缓解率、缓解深度、生存指标、治疗相关死亡。对于完全缓解(CR)后Ph+ ALL患者,贝林妥欧单抗可清除患者MRD,显著延长生存。对于初治老年Ph- ALL患者,单用贝林妥欧单抗或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均疗效显著。而在以MRD为研究终点的包括CAR-T在内的其他ALL治疗药物研究数据均有限。总体上,免疫治疗药物需综合患者病情、既往治疗情况、经济能力等进行选择。


18.png

王迎教授作精彩报告


讨论环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林哲耀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李纯团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静教授就“免疫药物是否可以有效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免疫治疗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


大会总结


胡建达教授总结道,感谢各位专家进行精彩的专题讲座,也感谢各位主持专家和讨论专家的精彩讨论,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各位同道对CSCO指南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带来更加规范的治疗。


19.png

胡建达教授作会议总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