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 13:49:13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病例
患者60多岁,男性,因“夜间出现严重急性心前区胸痛约20 min,放射至左臂,伴呼吸困难、头晕和出汗”入急诊科就诊。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和尼古丁成瘾病史。生命体征显示:血压 188/101mmHg,心率 84次/min,呼吸频率 20次/min。初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0.05ng/mL(正常范围:<0.16ng/mL),钾 4.1mEq/L(正常范围:3.5-5.3mmol/L)患者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ECG)如图A所示。
图A 入院心电图
心电图有哪些异常?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是什么?
解析及临床治疗
图A心电图显示正常窦性心律,心率为85次/分,ST段未见变化,但存在胸前导联V2至V5广泛且不对称的高尖T波。考虑到剧烈胸痛、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和典型的T波形态,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静脉注射肝素进行紧急治疗,随后胸痛缓解,进一步确诊为ACS。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端部分闭塞。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胸痛及伴随症状基本缓解。
术后心电图(图B)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分,V2至V5导联的T波形态正常,提示心肌缺血有所改善。患者住院第三天,反复测量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仍然正常,ACS症状完全消失。
图B 干预后心电图
讨论
12导联心电图改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ST段抬高前的高尖T波代表超急性T波(HATW)。
1975年,Schamroth提出了“HATW”一词,后众多学者不断对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意义等进行改进和补充。Collins及其同事在分析了13393例心电图后,提出了HATW的诊断标准:(1)J点抬高/T波振幅>25%,(2)T波振幅/QRS波振幅>75%,(3)J点抬高>0.3mV,(4)年龄>45岁,特异性为98%,敏感性为61.9%。
HATW的特征为振幅高、基底部宽、不对称可能性更大,这表明在AMI期间首先发生心内膜下心肌缺血,通常持续5-30 min。未经任何治疗,HATW可演变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或罕见的de Winter心电图。值得注意的是,冠状动脉T波也是ACS的心电图征象。与HATW形态不同,冠状动脉T波的特点是倒置深尖,双肢对称。
通常,心脏动作电位的3期(快速复极化)占T波的主要部分;因此,影响3期离子电流的因素(如高钾血症)可能导致相应的T波改变。在高钾血症的情况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比值升高,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也增加,导致动作电位3期更快或更陡的下降,致使T波达到峰值。高钾T波呈帐篷样,高尖对称,基底部狭窄。重要的是,当对疼痛不敏感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患有存在HATW的AMI时,可能会被误诊为高钾血症,危及生命。另外据报道,高耸T波可出现在早期复极化(最常见的生理性T波高耸)、左心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包炎、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以及一些脑血管意外和其他情况中。
冠状动脉闭塞后,HATW可在几分钟内出现,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可能仍保持正常(因其通常在MI后2-6小时内升高)。这一时期可描述为AMI的血清学窗口期,通常认为心肌在没有坏死的情况下处于顿抑状态。如本病例所述,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合ESC对MI的全球定义中的心肌损伤的首要条件,该定义规定至少有1个心肌肌钙蛋白应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第99个百分位数,但典型的心前区胸痛和T波改变允许急诊医生初步诊断ACS患者。
总之,保持对AMI心电图演变的敏锐观察对于临床医生,尤其是首诊医生(门诊和急诊)来说至关重要,以避免遗漏或误诊无胸痛或处于血清学窗口期的MI。
结语
1.HATW的特征为振幅高、基底部宽、不对称可能性更大(也可见对称),结合胸痛可提示AMI。
2.高钾血症典型T波高尖的特点是基底部狭窄、对称性、呈帐篷样,可能受血清钾水平的影响。
3.超急性T波可能在冠状动脉闭塞后几分钟出现,但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可能仍保持正常,此时心肌仍处于顿抑状态而无坏死。
4.在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窗口期,应更加关注剧烈胸痛和心电图变化。
资料来源:Zhao Z, Jia Z, Liu T. Ominous T-Wave Changes in an Older Adult With Chest Pain. JAMA Intern Med. 2022 Nov 28.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2.505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4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