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7:25:51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36次
12月3—4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医学会创新合作论坛在线上举办。本论坛由中华医学会联合香港医学会、香港中华医学会有限公司、澳门中华医学会、中华华夏医师协会主办。论坛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港澳医学社团间、专家之间交流的联系机制和工作机制,务实开展在各专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次论坛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以“科学防疫、守护健康”为主题,主论坛聚焦医学会间防疫实践交流,同时举办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检验医学、呼吸病学和公共卫生三个学术分论坛。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教授,中国国民党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蔡明忠教授,香港中华医学会有限公司会长陈真光医生,香港医学会会长郑志文医生,澳门中华医学会理事长刘冬妮医生,中华华夏医师协会会长苏清泉教授在开幕式致辞。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顾法明主持。
乔杰副会长致辞
乔杰副会长指出,海峡两岸暨港澳医学会创新合作论坛是由中华医学会发起,以合作、创新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共商、共办、共享的模式与港澳台医学学术团体共同打造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希望以此为契机,共同探索将海峡两岸暨港澳医学会创新合作论坛打造成为持续进行学术交流的特色品牌,以期务实推动海峡两岸与港澳医疗科技创新发展,为人民健康福祉作贡献。
蔡明忠主任委员致辞
蔡明忠主任委员认为,过去三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威胁人类健康,对各国政府、全球医疗公共卫生体系是一场挑战;同时,也让世界医学人士对新发传染病的诊断、防治、隔离等方面有了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法。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本着“系本同源、休戚与共、健康一体”的精神,将为同胞的生命健康而共同努力。
陈真光会长致辞
陈真光会长认为,本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显示了医疗跨地域合作的重要性。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在医疗制度、医学科研和培训等方面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加强各地医学会的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好的起点,共同为人民健康带来福祉。
郑志文会长致辞
郑志文会长讲道,从1997年开始中华医学会与香港医学会秉持相同的理念和目标,连续二十年共同主办了京港医学交流会议,对增进香港与内地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友谊,促进医学专科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未来中华华夏医师协会、澳门中华医学会的参与,使海峡两岸暨港澳的医学交流更加频繁,共同促进医学发展。
刘冬妮理事长致辞
刘冬妮理事长表示,本次论坛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探讨交流防疫抗疫经验,给海峡两岸暨港澳的医务工作者构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技术,未来也将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福祉而努力。
苏清泉会长致辞
苏清泉会长认为海峡两岸暨港澳的防疫方法和经验各不相同,希望通过分享讨论,使中华民族的人民享受到抗疫的丰硕成果。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顾法明主持会议
中华医学会、香港医学会、香港中华医学会有限公司、澳门中华医学会、中华华夏医师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为今后合作与交流提供机制保障,未来将就共同举办论坛学术交流、期刊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乔杰副会长、陈真光会长、刘冬妮理事长、苏清泉会长在线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乔杰副会长、陈真光会长、刘冬妮理事长、苏清泉会长签署合作备忘录
线上会场
中华华夏医师协会线下会场
主论坛聚焦医学会间防疫实践交流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医学会基于各自的职责与防疫经验,分享了学术交流及学术期刊助力科学抗疫、运用循证理念的公众教育、科学技术支持行动、宣传防治方法、组织核酸检测培训、推动疫苗接种、社区防疫工作等精彩内容。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姜永茂作了“中华医学会在新冠救治和防控中的实践经验”的主题演讲。郑志文会长论述了“支持同业,维护民康,疫情下的香港医学会”。陈真光会长报告的题目为“医学组织在疫情中为我们的城市可扮演的角色:香港中华医学会做了什么?”。刘冬妮理事长的报告聚焦“医学会在新冠防预中协同作用”。陈志忠理事长作了“风急雨骤,应对新冠肺炎的台湾经验”大会报告。
分论坛探讨科学防疫
检验医学 新冠肺炎的实验室检测策略与挑战
呼吸病学 SARS-COV-2新变体、免疫逃逸及对策&COVID-19临床救治特点
公共卫生 新冠大流行应对的经验与启示
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34位检验医学、呼吸病学、公共卫生领域的优秀学者和业界知名专家,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科学防疫实践经验、研究成果、热点问题研究进展等精彩内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为今后科学应对其他新型传染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