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糖尿病会传染?”盘点糖尿病的9大常见误区

2022-12-06 14:41:09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糖尿病的管理,规范诊疗是重中之重。但临床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认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甚至让治疗“误入歧途”。为此,本文总结了有关糖尿病诊疗的9个常见误区,希望有所帮助。

 

误区一:糖尿病会传染?

 

糖尿病不会传染。糖尿病并非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其不会通过任何方式传染。

 

不排除有些人将遗传和传染混淆。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但发病受到基因和环境双重影响,换言之,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并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会面临更高的风险。

 

误区二:空腹血糖正常就一定没有糖尿病?

 

并非如此。有研究显示,若只使用“空腹血糖≥7.0mmol/L”来诊断糖尿病,可能有一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会被漏诊。这是因为,我国民众有爱吃主食的生活习惯,糖尿病人往往先出现餐后血糖升高,然后出现空腹血糖高,如果只检测空腹血糖,很容易造成漏诊。

 

误区三:刚刚确诊糖尿病,不可能有并发症?

 

并非如此。因为很多糖尿病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只是感到疲乏、劳累、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往往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容易被忽视。换言之,确诊时您可能已经是“老糖友”了。

 

误区四:得了糖尿病一定会得并发症,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虽然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但也有糖尿病患者终生不会患上并发症。

 

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接受规范治疗,做到血糖、血脂、血压等综合达标能够明显延缓发生并发症的时间。哪怕已经患有并发症的患者,做好疾病管理也能够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减轻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并非如此。1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约占80%。肥胖儿童和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也可能在青少年中发病,所以年龄并非是区分疾病类型的唯一标准。而1型糖尿病也可以在成年阶段发病。

 

误区六:单凭指尖血糖,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指尖血糖并不能诊断糖尿病,确诊糖尿病,必须抽取静脉血。

 

指尖血糖测定的是末梢血的血糖水平,是初步筛查糖尿病和日常监测血糖控制情况最常用的方法,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误区七:尿糖阳性能诊断糖尿病?

 

尿糖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因为造成尿糖阳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糖增高性尿糖、暂时性尿糖、假性糖尿等。同理,尿糖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

 

误区八:糖尿病可以被治愈?

 

不能。无论1型糖尿病抑或2型糖尿病,目前都没法被治愈。部分年轻、肥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使血糖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可实现糖尿病缓解状态,但不等同于根治。

 

误区九:吸烟,不会影响血糖?

 

吸烟虽然不能直接升高血糖,但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能直接对胰岛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而且可以抵抗胰岛素作用,使血糖水平升高。

 

戒烟对于改善血糖控制是有益的。研究显示,戒烟2年后,空腹血糖和HbA1c会出现明显下降,还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