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0:07:47来源:医脉通阅读:24次
2022年11月17-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如期而至。CCO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主题,百余名国内院士名家,数千位各领域专家讲者,数十万医务工作者,上干万公众及患者,共襄盛会,共画抗癌同心圆。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分享了ADC类药物相关研究在乳腺癌各领域的新突破和临床实践意义。
专家简介
王晓稼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乳腺内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组成员兼乳腺癌实践基地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成员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
医脉通:DESTINY-Breast04研究的重磅发布,将HER2“阴阳两分”的格局打破,能否请您谈谈,该研究的意义如何?这一改变为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王晓稼教授:抗体偶联药物(ADC)改变了临床实践,从针对HER2过表达患者到针对HER2低表达的患者,都有了相应的靶向药物。DESTINY-Breast04研究刷新了目前分子分型的格局,实际上它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对分子分型的改变,而是对治疗策略的影响。我们知道,对于HER2阳性患者,临床上主要评估HER2过表达或扩增,而实际上,很多乳腺癌患者都可能有HER2表达,只是表达量可能没达到过表达状态。所以,既往的临床实践中,针对HER2阳性患者的治疗可能会排除IHC1+、IHC2+且FISH阴性的患者。而DESTINY-Breast04研究可见,有更好的药物能用于HER2低表达患者。
王晓稼教授指出,这部分患者在三阴性乳腺癌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约占50%,既往我们会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化疗,而目前由于DESTINY-Breast04取得的良好结果,靶向HER2的ADC药物DS-8201在这部分患者中的疗效更好。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接受CDK抑制剂后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该研究也给出了答案,ADC药物为这类人群中提供了更好的选择。DESTINY-Breast04改变了临床实践,也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医脉通:目前,多种ADC类药物都在探寻HER2低表达型乳腺癌的破局之路,能否请您谈谈,有哪些药物和研究值得期待?将为这部分患者带来哪些获益?
王晓稼教授: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DESTINY-Breast04研究,DS-8201在HER2低表达患者中显示出非常好的结果,而且部分覆盖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人群。该研究显示,DS-820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甚至可能超过SG。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是否能筛选出HER2阴性并给予相应治疗,例如DESTINY-Breast06研究将筛选出HER2阴性患者,将来有可能进一步改变临床实践。其他国产的ADC类药物也在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需要等待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以证实其疗效。
医脉通:精准化的理念已深入乳腺癌诊疗中,随着多种多样的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您认为,在HER2表达型乳腺癌治疗领域,未来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期待?
王晓稼教授: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第主流的治疗模式,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相关ADC等药物其实已经满足了目前的临床需求,治疗领域覆盖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新辅助/辅助治疗。目前关键问题是,后续治疗选择可能相对困难些。有利的方面是,目前二线治疗的选择较多,包括小分子药物和不同的ADC药物等。例如,DESTINY-Breast01显示,DS-8201在平均5线治疗患者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9个月以上。这也证实,ADC药物是这类患者后线治疗的可替代策略。不同ADC药物连接了不同的细胞毒药物,而ADC联合小分子药物也可能发挥1 + 1>2的作用,因此,HER2阳性患者后线治疗也是有多种选择。
对于同时有其他信号通路突变患者,可加入对应靶向药物,例如ADC类药物和免疫治疗的联合等相关的策略正在探索中。由于HER2信号通路很突出,以往我们对其他驱动基因突变信号通路不够重视。对于后续的治疗,王晓稼教授认为相关信号通路靶向治疗可以联合现有的抗HER2治疗以改善后线的治疗结果,目前有较多的联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