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儿童青少年 vs. 成年患者

2022-12-08 08:25:21来源:医脉通阅读:21次

医脉通导读


本项基于全球性数据库的比例失衡分析显示,相比于成年(18-64岁)患者,抗精神病药相关体重增加在儿童(2-11岁)及青少年(12-17岁)患者中的报告比例畸高,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


具体而言,相比于成年患者,儿童患者中的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调整后报告比值比(aROR)最高(4.9);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aROR最高(3.6),其次为奥氮平(2.9)。


考虑到体重增加对患者的危害,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时应密切监测体重,尤其是针对儿童患者使用利培酮时。


————————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体重增加是抗精神病药的常见副作用之一。一些研究显示,相比于成年患者,儿童青少年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的代谢副作用更敏感。然而,直接在两个人群之间比较上述风险的研究很少,且不同抗精神病药的差异较大。


研究简介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个案安全报告数据库VigiBase®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2日的数据,巴黎西岱大学Florentia Kaguelidou等开展了一项比例失衡分析,以成年(18-64岁)患者作为参照,探讨了儿童(2-11岁)及青少年(12-17岁)患者发生抗精神病药相关体重增加的相对风险,并分析了多种抗精神病药的具体情况。该研究于12月2日在线发表于Drug Saf.(Q1 IF: 5.228) 。



比例失衡分析常用于检测药物的安全信号,即评估某种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比例是否存在畸高的现象。本项研究使用调整后的报告优势比(R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比较了儿童青少年及成年患者的风险。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282,224例针对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自发报告,其中16,881例(5.9%)为体重增加。


表1 相比于成年患者,抗精神病药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的报告情况


如表1,调整性别、报告者资质、报告年份、报告地区、联用抗抑郁药/锂盐等因素后,相比于成年患者,抗精神病药相关体重增加在儿童(aROR 3.6; 95%CI 3.3-3.8)及青少年(aROR 2.3; 95%CI 2.2-2.4)患者中存在报告失衡。Non-cases指自发报告的除体重增加之外的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


图1 调整各因素后,抗精神病药在儿童(上)及青少年(下)患者中的报告情况


如图1,具体到抗精神病药,儿童患者中,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aROR最高(4.9; 95%CI 3.9-6.1)。阿立哌唑、喹硫平、齐拉西酮的aROR及95%CI上限均小于1。


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相关体重增加的aROR最高(3.6; 95%CI 3.1-4.1),其次为奥氮平(2.9; 95%CI 2.4-3.6)。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氯氮平、卡利拉嗪、氟哌啶醇鲁拉西酮的aROR及95%CI上限均小于1。


结论


本项基于全球性数据库的比例失衡分析显示,相比于成人患者,抗精神病药相关体重增加在儿童青少年患者中的报告比例畸高,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考虑到体重增加对患者造成的短期及长期负担,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时应密切监测体重,尤其是针对儿童使用利培酮时。


文献索引:Kaguelidou F, Valtuille Z, Durrieu G, et al. Weight Gain During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 in the Global Pharmacovigilance Database, Vigibase®. Drug Saf. 2022 Dec 2. doi: 10.1007/s40264-022-01252-6. Epub ahead of print.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