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3:56:45来源:医脉通阅读:23次
2022年11月17-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如期而至。CCO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主题,百余名国内院士名家,数千位各领域专家讲者,数十万医务工作者,上干万公众及患者,共襄盛会,共画抗癌同心圆。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朱滔教授,分享我国妇科肿瘤防治现状及期待。
“防筛诊治康”,奏响妇科肿瘤防治最强音
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主要包括卵巢癌、宫颈癌以及子宫内膜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疫苗的接种、体检及筛查的普及,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低。但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寿命的延长,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的发病率则呈上升的趋势。
在预防方面,我们应重视筛查及体检。宫颈癌的筛查应在有性生活后,进行常规的宫颈涂片筛查,以及HPV检测。对于子宫内膜癌,如果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应行基因检测,判断是否存在Lynch基因突变,如果有Lynch基因突变,应常态化的每半年进行一次阴道B超检查。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则应更加关注,及时就诊。卵巢肿瘤是一个“隐形的杀手”,7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为更好的预防卵巢癌,应进行规范的定期体检。同时,也要关注直系亲属是否有肿瘤病史,如果有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病史,则应完善BRCA基因检测,并到遗传或肿瘤专科医院咨询专科医生,是否应该采取干预的措施,如预防性卵巢、输卵管、乳腺切除等,以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就诊时,应听从专科医生的诊断及建议,完善全面的检查及治疗。三个妇科肿瘤的治疗不甚相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则通过宫颈局部、盆腔局部的放疗,加以同步化疗,达到治愈。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也以外科治疗为主,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也是必要的。肿瘤诊治需要多学科整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治疗后,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查。两年内,一般每两到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二到五年间,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五年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复查。患者也可以加入一些专业的康复协会、群体,在遇到疑问时,可以得到专业的解答,建立医患间、病患间的沟通桥梁,了解更多相关的、专业的康复知识,更好的生活。
重科普,助健康中国;促规范,延患者生存
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方案明确指出,深入开展癌症防治工作要普及健康知识,动员群众参与癌症防治,到2022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但目前我国肿瘤科普知识的普及率尚未达到目标,需要更多的医生、护士、媒体,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参与,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知晓如何防癌、如何抗癌、如何康复,为“健康中国2030”助力。
另外,为促进肿瘤规范化诊疗,我院也布局了各区域医院的合作,将省级医生资源下沉至温州、台州、宁波、衢州等地,进行肿瘤诊治技术的培训交流,让更多的肿瘤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者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规范的诊治,提升治愈率,以期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