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 11:50:50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阅读:22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时间:2022-12-15~2022-12-17 地点:线上会议 进入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将于2022年12月15-17日即将在线上盛大召开。眼外伤学组素以涉猎内容广泛、学科交叉和体现眼外科技术整合为特点。本次会议眼外伤学组共设 6个会议单元,4个继续教育单元,内容将涉及:1)眼外伤性PVR病理与治疗的新认识,2)眼外伤视力预后的人工智能预测,3)眼内炎眼内液的宏基因测序分析与基因组学特征,3)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与治疗,4)球内异物取出的手术技术,5)视网膜/黄斑下出血的手术治疗,6)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处理,7)严重眼球破裂伤的治疗等等。
理不辩不明。本次会议眼外伤学组将一改以往多演讲少讨论的会风,在每个单元中预留了充分的讨论时间,要求演讲者言简意赅、直奔主题,会议主席要积极提问、启发讨论,会议主持不当报幕员。尤其在会议第五单元,将针对感染性眼内炎、外伤性白内障和外伤性虹膜睫状体脱离这些临床上常见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这些眼外伤相关眼病的治疗,不但有手术技术与技巧的问题,也有方法和策略抉择的问题。
疑难病例讨论与手术视频交流一直是历届全国会议眼外伤单元的保留节目,该单元不但是眼外伤学组的学术品牌,也是最受参会者喜爱与欢迎的时段,每每场地爆棚、气氛热烈。该单元报告的内容信息量大、涉猎面广、各种手术技术与技巧层出不穷,同时也不乏手术中遇到的意外和挑战。尤其本次会议安排为该时段预留了充分的讨论时间,一方面可以让参会者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也利于把问题讨论透彻。
在继续教育单元,眼外伤学组特意安排了关于生物信息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眼科应用的专题讲座,旨在开拓听众视野、培养眼外伤临床研究意识、提升听众临床研究能力。此外,继续教育单元还有马志中教授讲解的“眼外伤相关的眼组织解剖学”,颜华教授讲解的“中国眼外伤救治专家共识”,王志军教授讲解的“复杂开放眼外伤的手术策略与技术”,胡运韬教授讲解的“思辨开放眼外伤二期手术时机”和卢海教授讲解的“儿童眼外伤的特点与救治”等。
眼外伤学组是一个团结活泼、学术氛围开放活跃的学组,思辨与探求真理的精神始终是眼外伤学组的精髓,参加眼外伤学组的会议单元,会让你感受到清新活跃、严谨求实的学风。最后,祝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圆满成功。
眼外伤学组取得临床、科研学术成果介绍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2019年以来先后撰写发表多部专家共识:《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中国机械性眼外伤无光感眼救治专家共识(2020年)》及《中国眼内异物伤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
天津医科大学颜华教授主编 《Sports-related Eye Injuries》出版。Yan, H. Sports-related Eye Injuries[M].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20.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管怀进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颜华教授共同主编《眼科手术操作技术(第3版)》出版。管怀进, 颜华. 《眼科手术操作技术(第3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静教授主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罗生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颜华教授共同主审《视网膜疾病图解》出版。罗静.《视网膜疾病图解》[M]. 山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团队对外伤性脉络膜损伤提出了分类体系,并对各类脉络膜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总结的工作。Chen HJ, Feng K, Feng XF, Wang CG, Ma ZZ. Traumatic choroidal injuries - classification, incidenc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twenty-year results of Eye Injury Vitrectomy Study[J]. Acta Ophthalmol. 2021 May;99(3):e387-e39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团队对眼球爆炸伤的损伤机制及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Feng K, Yao Y, Wang ZJ, Nie HP, Pang XQ, Chen HJ, Jiang YR, Hu YT, Ma ZZ. Mechanism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explosion-related eye trauma: eye injury vitrectomy study[J]. Acta Ophthalmol. 2021 Jan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团队对眼球贯通伤的预后因素及长期手术效果进行了研究。Feng K, Xie X, Chen HJ, Han L, Lu Y, Feng XF, Hu YT, Ma ZZ. Prognostic factors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eye-globe perforation: Eye injury vitrectomy study[J]. Injury. 2021 Feb;52(2):286-291.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陈穗桦团队的“高速打击致眼球闭合性创伤损伤机理研究”项目,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天津医科大学颜华教授团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模拟致眼爆炸伤的装置. ZL 2019 2 0642373.2.(2020.04.21授权)。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蔡锦红教授团队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用于眼科晶状体半脱位囊袋撑开器. ZL 2019 2 0080052.2;
用于眼科手术的尖端带线褥式缝合针. ZL 2019 2 0080026.X;
一种用于眼科玻璃体腔积血的引流器. ZL 201920734419.8;
一种眼科晶状体半脱位免缝合的囊袋张力器. ZL 2019 2 1414725.X;
一种眼科扩张器. ZL 202020818217.4;
一种眼科虹膜周切显微尖嘴钳. ZL 202020437813.8;
一种人工晶状体的环形囊袋. ZL 2020 2 0548118.9。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解正高团队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 ZL 2019 2 2048997.9(2020.09.01授权);
一种视网膜合拢器. ZL 2019 2 2048244. 8(2020.08.18授权);
一种后囊膜保护器. ZL 2019 2 204827. 0(2020.08.18授权);
一种内界膜复位器. ZL 2019 2 2048348. 9(2020.08.18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