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ESMO ASIA|重磅频出,ALK阳性NSCLC相关口头报告研究一览

2022-12-10 15:22:00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ALK融合突变被誉为“钻石突变”,第一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克唑替尼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近年来,除克唑替尼之外的ALK-TKI逐渐崭露头角,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近日召开的ESMO ASIA会议中,三项口头报告对ALK阳性NSCLC患者的用药选择进行了评估,医脉通编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LBA11:ALESIA试验5年随访结果公布

LBA11-1.png

图1 LBA11现场汇报¹


研究背景


全球III期ALEX研究表明,相比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可显著改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HR=0.43,95%CI:0.32-0.58)和5年总生存率(OS,62.5 vs. 45.5%),基于该研究的结果,阿来替尼已成为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ALESIA试验是评估阿来替尼对比克唑替尼在亚洲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疗效的研究,既往的初步分析提示阿来替尼可改善亚洲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PFS,在此,研究者公布了ALESIA试验的5年随访数据。


研究方法


ALESIA试验是一项随机对照、III期研究,研究共纳入187例既往未经治疗的IIIB/IV期ALK阳性NSCLC亚洲患者,患者随机(2:1)分配进入阿来替尼组(600 mg,bid,n=125)或克唑替尼组(250 mg,bid,n=62)接受治疗。分层因素包括ECOG评分和基线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情况。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INV-PFS),次要终点包括独立审查中心(IRC)评估的CNS进展时间、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INV-ORR)、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INV-DOR)、OS和安全性,如图2所示。


LBA11-4.png

图2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数据截止时间时,阿来替尼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克唑替尼组为51个月。如图3所示,阿来替尼组的中位PFS为41.6个月,克唑替尼组为11.1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33,95%CI:0.23-0.49)。对于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分别为42.3个月和9.2个月;对于不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PFS分别为41.6个月和12.7个月。


3.png

图3 PFS分析结果


阿来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的5年OS率分别为66.4%和56.0%,阿来替尼组存在显著改善(HR=0.60,95%CI:0.37-0.99)。对于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组的5年OS率分别为63.6%和39.3%;对于不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两组的5年OS率分别为67.8%和64.9%,如图4所示。


4.png

图4 OS分析结果


阿来替尼组的中位治疗时间较克唑替尼组更长(42.3个月 vs. 12.6个月),且治疗耐受性良好。如图5,安全性分析显示,阿来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所有级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为100%,其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0%和29.0%,≥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8.0%和54.8%。两组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体重减轻、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恶心等。


5.png

图5 安全性分析


研究结论


ALESIA试验的更新数据提示,在经历5年随访后,针对既往未经治疗的IIIB/IV期ALK阳性NSCLC亚洲患者,阿来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依然存在显著的临床获益,与全球ALEX研究的结果一致。此外,阿来替尼可有效控制患者的CNS进展,且安全性整体可控,上述数据支持阿来替尼作为亚洲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


319O:ALTA-3研究中期分析结果出炉


1.png

图6 319O现场汇报²


研究背景


对于ALK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已成为标准治疗,但随着肿瘤的CNS转移和/或ALK耐药性突变的产生,患者最终几乎都会对克唑替尼产生耐药性。阿来替尼和布格替尼是具有CNS抗肿瘤活性的第二代ALK-TKI,既往研究提示,经克唑替尼治疗进展后,接受阿来替尼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位PFS<12个月,接受布格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位PFS>16个月。基于这一发现,针对经克唑替尼治疗进展后的ALK阳性NSCLC患者,ALTA-3研究对布格替尼的疗效是否优于阿来替尼进行了评估,并在此汇报了预设的中期分析结果。


研究方法


ALTA-3研究是一项III期、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48例经克唑替尼治疗进展后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除克唑替尼以外,患者既往允许接受≤2种其他全身治疗方案,但不允许接受其他ALK-TKI治疗。所有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布格替尼(90 mg,qd,持续1周后180 mg,qd)或阿来替尼(600 mg,bid)治疗,分层因素包括基线脑转移以及克唑替尼治疗的缓解情况。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盲法独立中心审查(BIRC)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S,BIRC评估的ORR和安全性,如图7所示。


2.png

图7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自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布格替尼组纳入125例患者,阿来替尼组纳入123例患者。截至2022年2月11日,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5.9和16.9个月。如图8,布格替尼组经BIRC评估的中位PFS为19.3个月,阿来替尼组为19.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7,95%CI:0.66-1.42;双侧log-rank P=0.867),这一数据符合研究中期分析时的无效标准(P>0.6948)。OS数据目前尚未成熟。


3.png

图8 PFS分析


布格替尼组和阿来替尼组经BIRC评估的ORR分别为52%和61%(OR:0.70,95%CI:0.42-1.15),对于存在可测量基线脑转移的患者,两组的颅内ORR分别为73%和68%(OR:1.31,95%CI:0.44-3.84)。


安全性分析如图9所示,布格替尼组和阿来替尼组任意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分别为92%和89%,≥3级TRAEs的发生率分别为44%和18%。两组的常见治疗TRAEs包括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谷草转氨酶(ALT)升高、脂肪酶升高、AST升高和贫血等。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4.png

图9 安全性分析


研究结论


该中期分析显示,对于经克唑替尼治疗进展后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布格替尼和阿来替尼在BIRC评估的PFS数据上表现相似,两组的安全性表现与既往报道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新药Envonalkib一线治疗结果公布


1.png

图10 320MO线上汇报³


研究背景


由于获得性ALK耐药突变以及克唑替尼较差的CNS穿透性,经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通常会在1年内复发,且进展部位多位于CNS。Envonalkib(TQ-B3139,Env)是一种新型小分子ALK/ROS1/c-Met抑制剂,具有CNS渗透性。临床前研究及I期研究表明,对于ALK阳性NSCLC患者,Env耐受性良好且具备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者进行了TQ-B3139-III-01试验,旨在评估在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晚期ALK+NSCLC患者中,Env对比克唑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试验,研究纳入ALK阳性且未经ALK-TKI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组接受Env(600 mg,bid,d1-d28)或克唑替尼(250 mg,bid,d1-d28)治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无法耐受。分层因素包括基线CNS转移情况和既往接受化疗线数。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中心(IRC)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IRC-ORR、DCR、DoR、OS、CNS-ORR、CNS-DoR、CNS-TTP和安全性,如图11所示。


2.png

图1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264例患者,其中Env组131例,克唑替尼组13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如图12所示。


3.png

图12 患者基线


截至2021年10月14日,Env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3.80个月,克唑替尼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12个月。如图13,针对主要终点的分析显示,Env组的中位IRC-PFS未达到,克唑替尼组的中位IRC-PFS为11.89个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46,95%CI:0.32-0.66,p<0.0001)。IRC针对PFS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每个亚组中Env的疗效均优于克唑替尼。


4.png

图13 主要终点分析


针对次要终点的分析显示,Env组和克唑替尼组的研究者评估的(INV)中位PFS分别为22.7个月和11.96个月(P<0.0001),两组的IRC-ORR分别为81.68%和69.92%(P=0.0244),两组的中位IRC-DOR分别为未达到和12.68个月(P=0.0014)。对于不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Env治疗期间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10%,显著低于克唑替尼组的11.83%(P=0.0049);对于存在基线CNS转移的患者,Env组的CNS-ORR为78.95%,克唑替尼组为23.81%。


安全性分析显示,Env组和克唑替尼组的TRAEs发生率分别为99.24%和98.5%,≥3级TRAEs发生率分别为51.91%和40.60%。两组最常见的TRAEs包括腹泻、呕吐、ALT升高和AST升高等,安全性总体可控,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研究结论


对于ALK阳性且未经ALK-TKI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Env相比克唑替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RR,且在控制CNS转移方面表现突出,Env的安全性可控。该研究的数据支持Env作为ALK阳性且未经ALK-TKI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Thanyanan Baisamut, et al. Alectinib (ALC) vs crizotinib (CRZ) in Asian patients (pts) with treatment-naïve advanced 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5-year update from the phase III ALESIA study. LBA11 2022 ESMO Asia Congress.

2. James Chih-Hsin Yang, et al. ALTA-3: A randomized trial of brigatinib (BRG) vs alectinib (ALC) in crizotinib (CRZ)-refractory advanced ALK+ NSCLC. 319O 2022 ESMO Asia Congress.

3. Wen Feng Fang, et al. Envonalkib vs Crizotinib in treatment-naïve advanced ALK-positive NSCLC: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I trial. 320MO 2022 ESMO Asia Congress.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