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会议报道|听前沿之声 享学术盛宴——2022中国角膜病论坛盛大开幕

2022-12-11 12:07:30来源:2022中国角膜病论坛大会组委会阅读:47次

CORNEA 2022

 

2022年12月10日,引领中国眼科角膜和屈光领域学术标杆的年度盛会——2022中国角膜病论坛&第二十一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第十四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ORNEA 2022)于云端盛大开幕。

 

本次大会邀请近百位知名角膜和屈光手术专家、教授相聚云端,围绕角膜、干眼和眼表疾病、屈光手术专业的最新学术热点、发展动态和临床研究新成果展开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大会全程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达数万人次,给国内眼科同道带来了一场权威前沿的云端学术盛宴。

 

开幕盛典 大咖云集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副主席、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共同主持。

 

史伟云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史伟云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他表示本次大会上眼科专家将对角膜眼表疾病、屈光手术临床诊疗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等内容进行广泛的研讨和交流。会议的成功召开将全面促进我国角膜及眼表疾病治疗理念与临床技术的提升,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创新发展。最后他希望广大眼科同道通过本次会议能够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借助专家的宝贵经验在各自的临床、科研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姚克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致辞时表示,全国角膜病学组在谢立信院士和史伟云教授的带领下,在临床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大会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希望参会的眼科同道能够汲取前沿学术精华、收获满满。

 

孙兴怀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角膜和眼表专业与眼科其他学科关系密切。我国角膜病事业在眼科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相信在谢立信院士和史伟云教授的带领下,在角膜病学组所有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希望眼科同仁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开拓视野、收获多多。

 

刘祖国教授、徐建江教授主持

 

名师齐聚 传道授业

 

全体大会环节,顶尖眼科大咖开启了学术前沿的专题演讲,共同探讨角膜相关领域的临床新理念和科研发展新方向。

 

谢立信院士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在《角膜内皮细胞再生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报告中,分析了角膜内皮细胞生物学特点,详细讲解了角膜内皮损伤与修复的机制,介绍了角膜内皮再生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分享了角膜内皮细胞培养移植的最新进展。谢院士表示角膜内皮损伤的诱因主要是全身性因素、青光眼、炎症、外伤、手术、角膜原发疾病。而目前只发现部分内皮细胞表达干性基因,但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角膜内皮干细胞。临床上需要验证人工合成内皮替代物可维持角膜透明长期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

 

姚克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作了题为《积极推进角膜生物医用材料转化研究》的主题发言。姚教授讲解了生物医用材料在角膜治疗领域的现状与应用,展示了团队在新材料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角膜病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热点为人工角膜、可快速清除耐药菌感染和有效促进角膜损伤修复的纳米材料。他强调,今后应加强眼科自主研发和转化研究力度,注重加强眼科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眼科学的有机结合,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使成果最终回归临床,普惠眼病患者。

 

孙兴怀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在《滴眼液防腐剂的利与弊》的主题发言中,全面讲解了滴眼液防腐剂的相关知识,临床上要科学正确认识防腐剂,合理应用滴眼液。孙教授指出,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眼用药物制剂是含有防腐剂的多剂量滴眼液,防腐剂是防止或抑制滴眼液中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化学物质。孙教授表示,应依据产品特点、贮藏条件等因素进行抑菌效力试验,选择合理的防腐剂及其浓度,以确保滴眼剂安全、有效和稳定;同时为减少传统滴眼液带来的副作用,应多开发不含防腐剂的单/多剂量滴眼瓶。

 

徐建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发表了《重视角膜移植术后管理》的主题发言。徐教授指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觉效果,因此角膜移植术后管理非常重要。徐教授强调,一定要重视术后炎症和感染的早期甄别及诊疗,加强患者患者宣教和定期随访,同时重视IVCM、病理等辅助检查结果,以早期明确病因,特别要慎防长期使用激素导致的并发症。

 

刘祖国教授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带来了《蓝光会影响角膜内皮吗?》的专题发言。刘教授指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LED灯、电脑、手机都有蓝光,光线进入眼内主要有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这三个组织会吸收蓝光。刘教授表示,蓝光过度暴露会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和形态,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从而使眼表泪膜的改变,引起眼表的损害。

 

潘志强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潘志强教授作了题为《角膜移植术后上皮缺损的处理》的主题发言。潘教授表示,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手段,因供体角膜质量问题、术后用药不规范、外伤异物入眼等原因会导致角膜移植术后上皮缺损。潘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术后上皮缺损依次处理顺序为保守治疗(预防排斥反应药物+眼表润滑剂)、角膜接触镜、羊膜覆盖或结膜瓣覆盖术、睑裂缝合术(永久性)、更换角膜植片 (再移植)或病灶清除及微针穿刺等。

 

李莹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莹教授在《全飞秒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和预后评估》的主题发言中,通过几则临床病例分享了全飞秒手术角膜并发症处理策略。李教授表示,全飞秒术后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往往对视力影响大,甚至导致终生视力下降,因此术前应认真筛选,防微杜渐,规范用药。并发症一旦出现及早发现,及时正确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并发症对视力的损害。

 

黄翊彬主任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黄翊彬主任发表了《论文摘要撰写技巧实例分析》的主题发言。黄主任表示,科研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传播科研技术的重要方式,摘要是论文内容梗概,有短、精、完整的特点,使读者只看摘要就能获得论文必要的信息,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最后黄主任通过几则实例详细讲解了结构性摘要的四段式结构。

 

史伟云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史伟云教授发表了《角膜内皮移植》的主题发言。史教授表示角膜内皮失代偿是指各种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数下降,以致不能维持正常角膜的生理功能,而出现的角膜基质水肿,上皮大泡等症状。史教授指出诊断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重要标志是患者晨间视力模糊、下午或傍晚视力提高。史教授认为人工材料的内皮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新手段,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材料方面还需要研究和改进,需要广大眼科同仁的共同努力。

 

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各分会场论坛主题丰富理念创新、内容充实贴近临床、学术氛围浓厚,眼科专家就各自专业领域的临床科研及前沿学术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分享,让参会的眼科同仁获益匪浅。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