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ASH | 不负众望,GO29365研究5年随访结果公布,力证维泊妥珠单抗在R/R DLBCL的长期获益

2022-12-11 20:33:28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亚型,仍有30%-40%的患者经一线标准治疗后复发进展。近年来,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为代表的靶向药物的不断进展,为DLBCL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简称Pola)是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因其出色的疗效在DLBCL领域备受关注。


近期,2022年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盛大举行,在这万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上,公布了维泊妥珠单抗的关键性研究——GO29365研究的5年最终分析结果,让我们率先一饱眼福!


本文亮点集锦:


GO29365研究既往数据提示,Pola-BR方案无论是缓解率还是生存情况,均显著优于BR组,且不良反应可控。


GO29365研究随访5年最终分析显示:生存数据以及安全性结果与之前报告一致,Pola-BR维持更优的疗效与生存获益,长期随访中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维泊妥珠单抗基于其高缓解率,有望赋能移植,并通过使患者持续缓解,延迟接受后续治疗的时间,或为疗效可观兼具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


既往回顾:维泊妥珠单抗在GO29365研究中锋芒初露

DLBCL患者经一线R-CHOP标准治疗后,仍有约20%–25%患者复发,约10%–15%患者发展为难治,这部分患者生存预后不理想[1-3]。尽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R/R DLBCL的二线标准治疗,但高达半数患者由于高龄、合并症等原因无法耐受大剂量化疗而无法接受移植,这部分患者仅能接受姑息治疗,疗效有限[4-6],亟需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CR,完全缓解;R/R DLBCL,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014年,研究者在全球62家中心开展了一项随机lb/ll期研究GO29365研究,探索了创新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Pola-BR)在不适合移植R/R DLBCL中的疗效。既往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2.3个月后,与BR组相比,Pola-BR组显著提高了R/R DLBCL患者的BOR(70.0% vs 32.5%)、CR率(40.0% vs 17.5%;P=0.026)以及最佳CR率(57.5% vs 20%)[7,8]。并且Pola-BR在BR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PFS(9.5个月 vs 3.7个月;P<0.001)和OS(12.4个月 vs 4.7个月;P=0.002),并降低58%的死亡风险。安全性方面,对比BR组,Pola-BR组的不良反应可控,且更多患者完成了计划治疗周期,因发生疾病进展导致的提前停药患者例数较少。

* BOR,最佳总缓解率;CR,完全缓解;PFS,无进展生存期;OS,总生存期


1.png

图1 GO29365研究既往公布的缓解与生存数据


基于GO29365的研究结果,维泊妥珠单抗不仅在2016-2017年获得FDA和EMA分别授予的孤儿药资格、优先药物以及突破性疗法,而且在2019年06月获FDA加速批准,其联合方案Pola-BR可用于R/R DLBCL成人患者的治疗。随后,Pola-BR方案相继被NCCN指南和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纳入DLBCL的治疗推荐。

*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NCCN,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2.png

图2 Pola的发展历程


2022ASH公布GO29365研究5年最终分析结果,力证维泊妥珠单抗持续获益,延长生存


本次ASH会议上,研究者公布了GO29365研究中lb期安全性试验、II期随机试验和扩展队列长达5年随访的最终结果[9],三个队列的中位随访持续时间分别为77.4个月、59.9个月和29.2个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接受Pola-BR治疗的患者5年OS等结果与之前报告一致,也未新增安全信号,提示Pola-BR可持续为R/R DLBCL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Pola-BR的显著获益持续存在


在随机队列中,对比BR组,Pola-BR组患者依然显著提高BOR(62.5% vs 25.0%)、最终CR率(42.5% vs 17.5%)以及最佳CR率(52.5% vs 22.5%),达到缓解患者的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0.0%。扩展队列的疗效结果也与随机队列一致,Pola-BR组的BOR、CR率和最佳CR率分别为57.5%、39.6%和53.8%,提示Pola-BR在延长随访中维持高缓解率,助更多患者达深缓解。


3.png

图3 随机队列和扩展队列的缓解率


随着随访时间延长,Pola-BR依然表现出显著优于BR的生存获益,延长了患者的中位PFS(9.2 vs 3.7个月)和中位OS(12.4 vs 4.5个月),与之前报告一致。扩展队列的PFS和OS分别为7.0个月和12.3个月。


4.png

图4 随机队列患者OS情况


1670762551755262.png

图5 扩展队列患者OS情况


Pola-BR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不良反应可控


安全性结果与之前的分析一致,长期随访中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不良反应依然可控。在所有队列接受Pola-BR的患者中,3-4级不良事件(AEs)和严重AE的发生率如表1。随机队列和扩展队列中最常见的3-4级AEs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严重AE包括感染等,分别有43.6%和27.4%患者发生任何级别的周围神经病变(PN,≥2级PN的发生率分别为15.4%和15.1%),PN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0.3个月和2.9个月。


表1 所有队列的不良事件

1670762576850900.png


药物经济学分析:R/R DLBCL治疗压力随治疗线数增加而升高


除了疗效与安全性,药物经济学也是淋巴瘤治疗中的考量因素之一,这与患者的治疗意愿以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本次ASH年会上也公布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分析结果,评估了R/R DLBCL中治疗线数与不同疗法对治疗费用的影响[10]


结果显示,在236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其中后续接受三线和四线治疗的比例分别为44.5%和16.9%。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移植的使用率在25%-50%,CAR-T疗法的应用在后线治疗中有所增加。每例患者每月的平均治疗费用随治疗线数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如表2。


表2 R/R DLBCL中每个治疗线的平均(SD)医疗费用、HCRU事件和随访时间

表2.png

* ER,急诊室;LoT,治疗线;PPPL,每个患者每批次:PPPM,每个患者每月;SD,标准差:TCC,总护理成本;USD,美元


该经济分析表明,R/R DLBCL的总医疗保健成本随治疗线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移植和CAR-T疗法的应用增加有关。因此DLBCL亟需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以减少患者的后续治疗,从而减轻R/R DLBCL的经济负担。


持续缓解,维泊妥珠单抗或为疗效可观兼具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


对于适合移植的R/R DLBCL,移植前的挽救治疗疗效是影响移植效果的关键;对于不适合移植的R/R DLBCL,延长缓解时间,减少复发率十分重要。因此,提高疗效,加深缓解深度,对改善R/R DLBCL患者生存预后具有深远意义。


GO29365最新研究数据的公布,为维泊妥珠单抗长期的高缓解率添加了坚实有力的证据。维泊妥珠单抗基于其出色的疗效赋能移植,作为移植前的挽救治疗或能进一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并且为不适合移植患者带来持续缓解,改写其不良治疗结局。此外,维泊妥珠单抗方案或可通过使患者持续缓解,延迟接受后续治疗的时间,可能是疗效可观兼具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期待维泊妥珠单抗早日在国内上市,为中国DLBCL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小结


GO29365研究的既往数据向全球展示了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的治疗潜力,本次ASH会议上公布的5年最终结果更是进一步证实Pola-BR方案在R/R DLBCL的长期治疗获益。尽管近年来涌现了CAR-T疗法等新型疗法,但有效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仍待探索。维泊妥珠单抗联合方案基于其可观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或将成为DLBCL领域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Sehn L and Gascoyne RD. Blood 2015;125:22–32

2.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1999;17:1244

3.Shuo Wang, Cancer Communications. 2021;41:229–239.

4.Friedberg JW.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1;2011:498–505

5.Gisselbrecht C,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4184–90

6.Matasar M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1;19(11.5):1327–30.

7.Sehn LH, et al. Blood Adv. 2022 Jan 25;6(2):533-543.

8.Sehn LH,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Jan 10;38(2):155-165.

9.Laurie H. Sehn, et al.Poster on ASH 2022 (4260).

10.Justin Gatwood, et al.Poster on ASH 2022 (352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