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17:28:50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急性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演进与“老三联”
在
传统
与cTn相比,CK-MB检测心肌损伤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除了心肌损伤外,骨骼肌疾病也可以引起CK-MB升高;CK-MB在血中出现较为延迟;对于再梗死患者,cTn的表现更好;CK-MB并不能增加危险分层的诊断能力。如果没有条件检测cTn,CK-MB是最佳的替换指标。近期研究显示,肌红蛋白、心形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肽素即使和cTn联用也不能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
随着更具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cTn的引入,ESC/ACC使用生物化学和临床的方法重新定义了心肌梗死。cTn的动态变化在心梗定义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诊断标准。
“新三联”与胸痛诊疗流程
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不能把思路局限于心血管。急性胸痛的非创伤性病因繁多,根据疾病特点、危险程度和救治需求分为三类:(1)急性冠脉综合征;(2)致命性非心肌缺血性胸痛,如
高危胸痛之间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详细询问病史、高危因素有助于发现线索。
石蓓教授指出,应仔细理解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特点,联合应用进行鉴别能更好地避免误诊。“新三联”是指cTn、NT-proBNP和D二聚体,对于诊断或排除四大致命性疾病非常关键。
在“新三联”中,NT-proBNP/BNP对
(1)急性左室反流早期NT-proBNP/BNP的有效刺激为心室壁的牵张刺激,因此在急性左室反流早期,左室壁牵张刺激未有显著上升时,NT-proBNP/BNP可以升高不显著;心包疾病时,患者可以表现出心衰症状,但是由于室壁牵张力无异常增加,因此利钠肽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
(2)一过性肺水肿:BNP在心房心室的储备很少,受到刺激时,绝大多数通过爆发合成来实现,使NT-proBNP/BNP快速升高,因此,如果心衰症状突然出现,在早期,如一小时内,如果检查NT-proBNP水平未见明显异常,可动态复查,帮助明确诊断;
(3)
此外,接受ARNI及人重组BNP治疗时,NT-proBNP或BNP检测结果会受到影响。
石蓓教授介绍,不同胸痛的病因、病理变化过程不同,联合使用标志物可以相互补充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