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从“老三联”到“新三联”,心血管标志物的演进和选择

2022-12-12 17:28:50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急性胸痛是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生物标志物检测是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手段。规范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于胸痛相关疾病的诊疗至关重要。在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石蓓教授以“心血管标志物的演进和选择”为题作了精彩分享。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演进与“老三联”

 

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探索历程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扮演者重要角色。其中,心肌肌钙蛋白(cTn)由于其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成为近期公布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指南中唯一推荐的生物标志物。cTn水平升高对心脏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尤其是cTnI,其释放至今尚未发现来源于心肌细胞以外的组织。

 

 1.PNG

 

传统心梗三项(“老三联”)包括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和cTnI,这一组合仅诊断心梗一种疾病。心肌酶谱曾经在AMI诊断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伴随着cTn的发现及检测水平的进步,这一指标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逐渐淡出舞台。

 

 2.PNG

 

与cTn相比,CK-MB检测心肌损伤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除了心肌损伤外,骨骼肌疾病也可以引起CK-MB升高;CK-MB在血中出现较为延迟;对于再梗死患者,cTn的表现更好;CK-MB并不能增加危险分层的诊断能力。如果没有条件检测cTn,CK-MB是最佳的替换指标。近期研究显示,肌红蛋白、心形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肽素即使和cTn联用也不能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

 

随着更具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cTn的引入,ESC/ACC使用生物化学和临床的方法重新定义了心肌梗死。cTn的动态变化在心梗定义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诊断标准。

 

“新三联”与胸痛诊疗流程

 

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不能把思路局限于心血管。急性胸痛的非创伤性病因繁多,根据疾病特点、危险程度和救治需求分为三类:(1)急性冠脉综合征;(2)致命性非心肌缺血性胸痛,如肺栓塞、主动脉综合征和张力气胸等;(3)非致命性心肌缺血性胸痛,如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等。

 

高危胸痛之间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详细询问病史、高危因素有助于发现线索。心电图对鉴别高危胸痛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对于NSTE-ACS来说,心电图的特异性较差,其鉴别高度依赖心脏标志物。

 

石蓓教授指出,应仔细理解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特点,联合应用进行鉴别能更好地避免误诊。“新三联”是指cTn、NT-proBNP和D二聚体,对于诊断或排除四大致命性疾病非常关键。

 

 3获.PNG

 

在“新三联”中,NT-proBNP/BNP对心衰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ACS和肺栓塞患者还有危险分层的作用。当NT-proBNP/BNP水平低于预期时的考虑因素:

 

(1)急性左室反流早期NT-proBNP/BNP的有效刺激为心室壁的牵张刺激,因此在急性左室反流早期,左室壁牵张刺激未有显著上升时,NT-proBNP/BNP可以升高不显著;心包疾病时,患者可以表现出心衰症状,但是由于室壁牵张力无异常增加,因此利钠肽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

(2)一过性肺水肿:BNP在心房心室的储备很少,受到刺激时,绝大多数通过爆发合成来实现,使NT-proBNP/BNP快速升高,因此,如果心衰症状突然出现,在早期,如一小时内,如果检查NT-proBNP水平未见明显异常,可动态复查,帮助明确诊断;

(3)肥胖:不论有无心衰,肥胖患者的NT-proBNP/BNP都要更低,肥胖对BNP的影响要高于NT-proBNP。

 

此外,接受ARNI及人重组BNP治疗时,NT-proBNP或BNP检测结果会受到影响。

 

D-二聚体浓度增加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在排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和静脉血栓栓塞的价值基本一致。

 

石蓓教授介绍,不同胸痛的病因、病理变化过程不同,联合使用标志物可以相互补充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


4.PN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