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21:02:22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阵发性睡眠性
上下而求索,破冰终有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2022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发表了题为“Results from the First Phase 3 Crovalimab (C5 Inhibitor) Study (COMMODORE 3): Efficacy and Safety in Complement Inhibitor-Naive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1的重磅研究成果,并做口头报告,在发出中国学者声音的同时也为中国PNH治疗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COMMODORE 3是PNH创新药物试验中第一个针对中国的III期临床研究,凸显了中国数据指导PNH治疗的重要价值。医脉通特别整理本研究精彩内容,与您共同感受PNH治疗
荆棘遍布,中国PNH治疗亟待新药破局
虽然PNH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中国PNH患者整体生存率仍然较差,10年总生存(OS)率仅70%2左右,与国外多年前水平相当。此外,PNH患者常伴有疲劳、贫血、肾功能不全、
中国PNH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是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PNH常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输血在内的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这些疗法不仅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因长期溶血控制不佳,导致疾病进展进而引发
困境思变,可伐利单抗惊艳数据为中国PNH患者带来曙光
COMMODORE 3试验是一项仅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单臂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可伐利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未经补体抑制剂治疗的中国PN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患者基线特征
研究最终纳入51例既往未使用过补体抑制剂的PNH患者,入组人群为严重溶血(基线平均LDH水平达到9.3×ULN)和有严重输血依赖[筛查前12个月内输注的中位红细胞单位为16 (8.0‒50.5)U]的患者;37%的患者合并
疗效
➤主要终点:78.7%的患者实现溶血控制,患者在第1周LDH水平就明显下降,在第3周时即可达到平均LDH≤1.5×ULN并维持至第25周。51%的患者达到避免输血,与筛查前24周内避免输血患者比例(0%)相比,患者输血状况显著改善。
➤关键次要终点:突破性溶血发生率仅3.9%,51%的患者维持血红蛋白稳定,疲乏症状在第2周即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缓解,17周时评分相较于基线改善8.8分。
安全性
耐受性良好,尚无患者因AE停止治疗,未见
总之,COMMODORE 3结果证实,可伐利单抗治疗PNH达到了共同主要疗效终点——溶血控制和避免输血,另外接受治疗的PNH患者突破性溶血发生率低,疲劳评分得以改善,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意义深远,中国数据有望引领PNH治疗趋势
PNH患者溶血引起的血栓形成是导致PNH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在已知PNH死因中,血栓所占比例约为40%~67%4,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患者出现
可伐利单抗属于工程化改造的单克隆再循环抗体,可完全抑制C5活性,在溶血控制和避免输血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疗效,同时也可显著减少突破性溶血和缓解疲劳,而且其半衰期较长的特点可使患者实现维持期间4周1次的皮下注射。对患者而言,该药可减轻疾病负担,显著改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切实为患者带来获益;对医生而言,该药有望提升临床治疗PNH的信心,为医生提供有力“武器”;对中国PNH领域而言,COMMODORE 3研究数据的公布,也预示着未来可伐利单抗有望改变中国PNH治疗格局,用中国经验引领全球PNH诊疗发展。
小结
在当前我国PNH患者治疗手段十分局限、生存现状较差的背景下,可伐利单抗III期 COMMODORE 3临床研究达到了PNH患者溶血控制和避免输血的主要终点,该结果的公布为国内PNH治疗领域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据悉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该药上市申请,并给予其优先审评资格。期待该药能够尽快上市,且在上市后着眼提高用药可及性,切实帮助我国PNH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提升生活质量。
付蓉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学组副组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红细胞疾病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MDS/MPN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学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委
天津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共同主编
中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津门医学英才、首届天津名医、天津市教学名师
主笔《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PNH中国专家共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中国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1. Hui Liu, et al., 2022ASH abstract 293.
2. Fu, Rong 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2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A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 in China.”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vol. 34,1 (2020): e23008.
3. Szlendak, Urszula et al.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olish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vol. 132,6 (2022): 16271.
4. 杜亚丽,龙章彪,韩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血栓发生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