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被全脑炎症耽误的女人

2022-12-13 16:2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作者:元伟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住院医师)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神经科有很多常见的临床症状,初步断定是某种疾病,结果却恰相反,因此正确的诊断疾病非常重要。今天,分享一个发热、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四肢抽搐、无力就诊的精彩病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病例简介


患者,女,20岁。


主诉:发热、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四肢抽搐、无力2周。


现病史:


➤发病2周前,受凉发热,体温最高38℃,给予感冒药物治疗,治疗后体温正常。


➤入院前10天骑自行车时被机动摩托车撞倒,出现鼻出血、左前额血肿,右臀部发青,右上肢擦伤,无意识障碍及喷射性呕吐,当天日记书写混乱,之后逐渐出现言语少,烦躁,出现讲话不清,步态不稳,行为异常,用筷子捞汤,两条腿穿一只裤腿里,并出现小便失禁,不能独自行走。


➤入院前8天出现不能讲话,烦躁、喊叫,左侧肢体无自发活动,右上、下肢尚可见活动。


➤入院前7天出现发热,体温38℃,当时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不高,患者不能配合检查。经过抗感染治疗,半天后体温下降,余病情无好转,患者渐出现四肢不自主抽动,左上肢屈曲,余三肢伸直,外院头颅MRI+DWI:枕叶及胼胝体压部信号异常,诊断:“病毒性脑炎致炎性脱髓鞘改变”,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5天,具体用量不详,病情好转后出院,似乎能理解他人语义,余症状无改善。之后患者间断肢体抽动,四肢僵硬,无自主活动,与人不能交流,可经口进食,大小便可示意,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眼干、口干、脱发、皮疹、光过敏、牙齿片状脱落等症状。


既往史:1.5岁时全身起皮疹,初躯干部散在红色米粒大小皮疹,逐渐向全身蔓延,头面部最后累及,双眼不能睁开,皮疹多的时候开始发热,未测体温,未诊治,5-6天后自行缓解。7岁时患乙肝,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


个人史及家族史:出生于江苏省,未到过疫区,否认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月经及婚育史:13岁,7天/30天,量中等。家族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及类似患者。


入院查体:


➤去大脑皮质状态,双眼左侧凝视麻痹,头向右侧转,强哭。


➤心肺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


➤痴呆,查体不能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灵敏。


➤双眼球运动检查不合作,面部皮纹对称,双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双手握拳。


➤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腱反射活跃。左侧病理征阳性。可见肌阵挛。


辅助检查:


➤免疫指标 血沉 29mm/h,C-反应蛋白 16.3mg/L,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ANCA)均阴性。抗核抗体(IgG型)、抗双链DNA抗体(IgG型)阴性,结核菌素试验2.5cmx1.0cm,血抗可提取核抗原(ENA)阴性。


➤T细胞亚群CD4+T细胞比例和CD8+T细胞比例正常。


➤免疫电泳抗体:IgG、IgA、IgM、IgD均正常。


➤头核磁平扫+弥散(DWI)提示皮质下白质、胼胝体、侧脑室旁长T1、长T2信号,皮质萎缩明显、侧脑室扩大(见图1)。


➤脑电图提示中-高度不正常(各导联示类周期样暴发的高幅1.5-3cps的大慢波,每次持续约1秒,两次暴发间隔2.5-5秒,间隔期各导联可见较多低至中幅1.5-3cps慢波及慢活动)(见图2)。


➤血麻疹抗体IgM阴性,IgG(+)1:800,风疹病毒(RV)-IgG(+)1:80,巨细胞病毒(CMV)-IgG(+),单核疱疹病毒(HSV)IgG(+)1:64,HSV-IgM均阴性,埃博拉病毒(EB)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细胞学未见异常,可见寡克隆区带。


➤脑脊液麻疹抗体IgM阴性,IgG(+)1:20,脑脊液病原学检查IgG、IgM均阴性;脑脊液酪氨酸3-加单氧酶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14-3-3蛋白)阳性,血PRNP基因序列分析无突变,129位氨基酸多态性为MM型。


640.png

图1 头颅MRI示皮质下白质、胼胝体、侧脑室旁长T1、长T2信号;皮质萎缩明显,侧脑室扩大

640 (1).png

图2 脑电图示中-高度不正常。各导联示类周期样暴发的高幅1.5-3cps的大慢波,每次持续约1秒,两次暴发间隔2.5-5秒,间隔期各导联可见较多低至中幅1.5-3cps慢波及慢活动


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治疗:该患者由于经济问题,给予利巴韦林0.3g每日3次抗病毒治疗。另外给予氯硝西泮1mg每晚1次,奋乃静2mg每日2次,巴氯芬5mg每日2次,丙戊酸钠250mg每日2次。1年后随诊,病情平稳。


定位定性诊断


定位:


➤患者表现为去大脑皮质状态,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考虑广泛皮质受累;


➤患者有双眼左侧凝视麻痹,考虑右侧额叶侧视中枢受累;


➤患者左侧腱反射活跃,左侧病理征(+),定位于右侧锥体束;


➤患者有强哭,掌颌反射(+),考虑有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


➤患者明确肌阵挛发作,存在锥体外系受累。


定性及鉴别诊断:


该患者呈急性起病,病情迅速达到严重程度,出现皮质、皮质下白质弥漫性病理改变,发病初期外院脑脊液检查存在淋巴细胞炎性反应证据,定性诊断应考虑以下情况:


(1)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多发生于成人,一般出现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感染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所致。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发病前无免疫抑制药物长期服用史,需进一步检查其T细胞亚群指标,以明确有无免疫力降低情况。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主要累及儿童和少年,由缺陷型麻疹病毒引起,发病初期表现为个性改变、言语困难,逐渐出现智力障碍,肌强直、肌阵挛。该例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见手部皮疹,病程中间断性发热,虽然其皮疹由皮肤科就诊考虑季节性皮疹,不支持麻疹、皮疹表现,但可进行血清及脑脊液抗体检测来明确有无麻疹病毒感染。HIV脑病也可导致痴呆、高级智能改变,但是该例患者无HIV感染证据,不支持诊断。慢病毒感染,如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病(CJD),一般呈亚急性、慢性病程,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伴有共济失调、高级智能改变、肌阵挛,预后不良。该患者为青年女性,急性起病,约1周左右病情即迅速进入严重状态,亦不支持慢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受累部位以颞叶、额叶底部、扣带回等为主,该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与此病不相符。


(2)弥漫性硬化。为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一种危重类型,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头痛、痴呆、同向性偏盲、皮质盲、失聪,不同程度偏瘫、四肢瘫痪,假性球麻痹等症状;影像学可见白质弥漫性损害。


(3)中毒。有机物中毒如三氯乙烷、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该例患者无相关毒物接触史,不支持中毒所致中枢症状。


(4)代谢相关性疾病。卟啉病、高血压造成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但一般呈相对良性病程。


(5)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引起弥漫性脑白质损害,但是该患者无全身系统受累的相关表现,可进行血清免疫指标筛查。


SSPE的诊断标准


➤确诊条件


1.典型的临床表现。
2.脑脊液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血凝抑制抗体至少1:8以上)。


➤支持诊断条件


1.早期麻疹病史。
2.脑电图异常的动态变化。
3.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血凝抑制抗体至少1:128)。
4.脑脊液球蛋白,特别是γ球蛋白含量增加。
但是,许多SSPE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在诊断过程中应弓|起注意,怀疑病例应及时查脑脊液麻疹病毒抗体。

SSPE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出现于麻疹病毒感染后7-11年,所以对于有麻疹病史的10岁左右的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时考虑到SSPE是不困难的,但是对于成人,SSPE的诊断经常被忽视。对那些脑白质、灰质均有病变,高级智能改变、肌阵挛,病程进行性加重的患者,诊断时神经科医生需警惕SSPE。


参考文献:

1.刘彩燕,李舜伟,崔丽英.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1例报道.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1).

2.Ravindra K,Anita M,Hardeep S.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Rev Med Virol.2019.29(5):e2058.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