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有着怎样的关系?

2022-12-14 17:28:18来源:医脉通阅读:16次

引言: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有着怎样的关系?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以肌量和肌力进行性和广泛性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往往男性更常见。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000万人罹患此症,预计到2050年患肌少症的人数会达5亿。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有着怎样的关系?

 

1.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

 

➤机械力学因素:力学负荷改变会影响肌肉和骨骼的质量和强度,肌肉收缩会刺激骨骼生长,影响骨骼的几何形状和骨密度。体力活动下降会导致神经-肌肉退化和骨量丢失。

 

➤遗传基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存在一些高度重合的差异基因表达,可同时对二者进行调控。

 

➤炎症因素:肌肉和骨骼的脂肪浸润、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脂质毒性,会导致肌力下降、骨折风险增加,最终导致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紊乱(主要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乏、性激素分泌紊乱、生长激素水平异常)、营养不良肥胖和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等,也都与肌少-骨质疏松症有关。

 

2.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的关联性

 

➤肌肉萎缩:研究发现,肌量是重要的影响骨密度、骨强度及OP发病的因素。

 

➤步态异常:平衡能力取决于肌纤维类型,老年人群的不稳定性是由于虚弱和肌量退化引起的,这些因素是由于肌肉纤维从I型到II型的转换而受到影响。

 

➤疼痛:骨骼和肌肉由于共同的起源以及邻近的解剖位置,两者的相互影响主要通过力学刺激与其分泌的生物活性因子实现。

 

➤跌倒与脆性骨折: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均会 出现活动障碍的症状,老年人群的骨折可视为两者的共同后果。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骨折与肌量减少、肌力下降、跌倒增加、骨量减低密切关联。

 

3.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

 

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是密切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主要通过肌肉和骨骼间的相互影响来体现。肌量下降将导致并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而骨骼强度降低也将促使肌肉形态的萎缩和功能退化。

 

4.肌少-骨质疏松症

 

肌肉和骨骼均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发育具有同源性,且功能上它们的退化均会导致跌倒、骨折和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丧失。2009年,Blinkley等基于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相似的病理生理基 础以及密切的相关性,提出了肌少-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主要指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并同时存在 肌量/功能下降的患者。

 

Locquet等在调查了288名老人的骨骼肌肉健康后发现,与非肌少症患者相比,肌少症患者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高近4倍。而另一项针对我国老龄人口(>80岁)的调查显示,10.4%的男性和15.1%的女性发生脆性骨折及其并发症与肌少-骨质疏松症显著相关。肌少-骨质疏松症概念的提出有利于人们在整体观下思考肌肉-骨骼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将为肌骨系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资料:黄宏兴,史晓林,李盛华,等.肌少-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11):1561-1570.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