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ASH大咖谈|Hagop Kantarjian教授:奥雷巴替尼在全球层面具有冲击CML更前线治疗的潜力

2022-12-13 09:5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让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成为了一种可以被管理的慢病。尽管如此,CML在全球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如TKIs耐药或不耐受、T315I突变、复合突变等,这些亟待解决的挑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CML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仍极具临床意义与价值,全球血液专家都在期待安全有效的新一代药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原创新药奥雷巴替尼,正逐渐成为全球CML治疗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此前公布的该品种中国临床数据显示,奥雷巴替尼在多重耐药特别是合并T315I的CML患者中具有持久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潜力解决全球CML领域未被完全满足的临床需求。



正因如此,奥雷巴替尼的临床进展自2018年首次公布,就一直处于全球血液学界的“聚光灯“下。连续5年荣登ASH年会口头报告的舞台。而在今年的ASH年会“CML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新型药物”专场的6个口头报告中,半数报告都是奥雷巴替尼的研究进展,这是中国创新药取得的罕见成绩。


在奥雷巴替尼今年的3项ASH年会口头报告中,1项为其美国临床研究数据的首次展示。这一数据再次让全球血液学界为之震撼。该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是来自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Hagop Kantarjian教授。Hagop Kantarjian教授是全球著名的血液专家,曾主导过美国一代、二代、三代BCR-ABL抑制剂的临床试验,他的研究贡献,助力推动了CML的10年生存率从20%提高到90%。


此次,医脉通特邀Hagop Kantarjian教授接受采访,对耐药难治性CML的临床困境、该研究的亮点以及奥雷巴替尼的应用前景等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点击观看视频,精彩来袭~



医脉通:尽管TKI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CML的预后,但TKI耐药仍是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能否请您谈谈TKI耐药背景下,全球CML患者的生存困境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Hagop Kantarjian 教授:


在TKI问世之前,CML的治疗方法有限,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即使有机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愈率仅约50%。

 

2001年前后,随着多个TKI陆续获批,CM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伊马替尼是第一代TKI,对于CML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第二代TKI达沙替尼,Bosutinib,尼洛替尼以及第三代TKI相继问世,患者的生存时间被大大延长。

 

目前,现有的TKI药物基本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一线和二线治疗后,患者10-20年的生存率约为80%,且约30%-50%的患者可达到深度分子学缓解(DMR)。

 

然而,在CML的治疗中,约10%-15%的患者会对伊马替尼或第二代TKI产生耐药性。此外,患者在使用TKI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其毒性而导致对药物不耐受,这使得患者需要不断地换药,直至无药可用。

 

在耐药方面,T315I突变是常见的耐药突变,伴有T315I突变的患者对一代、二代TKI均耐药,而临床数据显示,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和Ponatinib,以及变构抑制剂Asciminib能够克服T315I突变。

 

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奥雷巴替尼在伴T315I突变的CML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良好;此外,奥雷巴替尼对Ponatinib耐药的患者也有效,并且可能对Asciminib或其他TKI耐药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同时,奥雷巴替尼的安全性数据良好。

 

因此,奥雷巴替尼对T315I突变以及TKI耐药的患者而言具有多重价值,有望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


医脉通:TKI耐药是如何发生的?您认为哪些BCR-ABL1耐药突变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哪些突变会影响预后?此类患者有哪些治疗选择?


Hagop Kantarjian 教授:


PCR检测发现,约50%的CML患者都伴有BCR-ABL突变。目前,大多数突变是在一代TKI伊马替尼耐药后产生,这些突变一般可通过第二代TKI克服。

 

然而,有一种特殊的突变,即T315I突变,它可导致患者对伊马替尼和第二代TKI均耐药,而第三代TKI Ponatinib和奥雷巴替尼,以及Asciminib可抑制T315I突变。

 

本次ASH年会上,奥雷巴替尼的中国的研究数据再次更新。研究者报告了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CML慢性期(CP)和CML加速期(AP)患者的数据。

 

据报道,约73%的CML-CP患者达到了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约为59%。更重要的是,这些患者的2年生存率预估在90%以上。

 

该研究结果前所未见,毫无疑问,奥雷巴替尼不仅对多重TKI耐药的CML患者非常有效,而且对伴有T315I的患者也非常有效。


医脉通:奥雷巴替尼是一种新型第三代TKI,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TKI耐药的伴T315I突变的CML-CP或CML-AP成人患者,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处于临床研究中。奥雷巴替尼的临床研究数据将在ASH 2022中公布,作为主要研究者,能否请您简单分享一下该研究亮点?


Hagop Kantarjian 教授:


此前的中国临床数据表明,奥雷巴替尼在几种TKI耐药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次ASH会议上更新的数据再次显示了相当高的3、4、5年生存率。

 

然而,美国此前并没有直接使用奥雷巴替尼的经验,因此,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了这项研究,并在本次ASH年会上首次展示了我们在耐药CML患者中使用奥雷巴替尼的经验。

 

目前为止,该临床研究已经治疗了51例患者,其中CML-CP患者有38例,还有一些患者处于加速期和急变期。在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三个给药剂量,分别为30、40或50 mg,并采用了隔日给药(QOD)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51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既往接受过3种以上的TKI药物治疗,并且有28例患者此前接受了第三代TKI Ponatinib治疗,其中21例患者对Ponatinib耐药,7例患者不耐受。

 

这一研究结果在其他第三代TKI研究中从未见过。数据表明,有77.8%的CML-CP患者达到了CCyR,MMR为43.5%。而在对Ponatinib耐药的患者中,有77.8%的患者达到CCyR,50.0%的患者达到MMR。

 

因此,奥雷巴替尼在Ponatinib耐药的患者中所显示出的高缓解率,正是该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区别所在,奥雷巴替尼有望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不仅可用于伴有T315I突变的患者,也可能用于对Ponatinib或/和Asciminib耐药的患者。


医脉通:能否请您谈谈该研究结果在全球CML领域以及血液肿瘤领域的意义?


Hagop Kantarjian 教授:


临床应开发更多BCR-ABL抑制剂,才能覆盖CML患者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一代和二代TKI为CML患者提供了较好的临床获益,然而,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耐药,则需要轮换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对达沙替尼、Bosutinib或伊马替尼耐药,则没有必要再轮换使用其他二代TKI药物,而应将第三代TKI作为一线或二线的补救治疗,这就是第三代TKI特别是奥雷巴替尼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但我认为,探索奥雷巴替尼用于二线,治疗对第二代TKI耐药患者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在CML的一线治疗中,对它进行评估。

 

此外,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亚组,我们发现,也许Ph+ALL的患者可以不再使用高强度化疗,也可以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来自中国的数据表明,奥雷巴替尼对Ph+ALL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


小结


TKI改善了CML患者的结局,然而,T315I突变、多重耐药、复合突变仍然是临床挑战,也是国际血液学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原创新药奥雷巴替尼已连续五年在ASH年会上报告,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奥雷巴替尼治疗伴T315I突变的CML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良好,并且对Ponatinib耐药的患者也有效,有望成为一种不仅可用于伴有T315I突变的患者,也可用于多线耐药包括对Ponatinib和Asciminib耐药患者的前景药物。


奥雷巴替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待能为更多血液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在全球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1671069535448835.pn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