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ASH 军之鉴丨马军教授:新时代来临,加强国际线下交流,促进国内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2022-12-12 10:1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年第64届ASH年会于12月10日~13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隆重召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马军教授作为中国血液学专家代表到美国现场参会,为大家带来大会热点信息和参会感受。


马军教授:


本次会议上,现场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国教授看到我表示十分惊讶,三年不见,这次我们终于可以线下见面交流,他们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与我拥抱。此外,此次美国ASH现场参会人数众多,人山人海,这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今年ASH大会是疫情爆发以来首次以线下参会为主的形式召开,线下会场共有来自全球96个国家23000余人参加,线上也有约16000人注册参会。2019年中国大陆共有1400余位专家注册,1100余位专家现场参会,但今年中国大陆仅有6位医生到现场,另外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参会人数逾600位,其中中国台湾超过400位。另外,中国有很多的生物公司和创新药物公司的CEO和医学总监共到场20余位,以及多位华裔科学家到场参会。整体来看,亚洲现场参会仍以日本、印度、韩国为主,总参会人数1400余人,其中日本400余人排名第一。中国大陆有几万名血液和肿瘤医生,到现场仅有几人,万分之几的比例,对此我表示十分遗憾。


截屏2022-12-15 10.15.29.png


马军教授:


疫情爆发三年,欧美国家并没有停止研发和进步,有几百种创新药物和创新方法的发现,美国两家单位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科研以及临床试验方面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也是非常惊讶。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开放,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国门,积极线下参加国外会议,向国际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如果我们不尽快恢复国际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将回到闭锁的时代,必然会脱离国际的大舞台。在医学领域,没有国际的互相交流就没有明天。没有向国际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就没有现在我们中国的医疗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为了我国血液肿瘤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了进步,必须要积极进行和国际的线下交流学习。


截屏2022-12-15 10.15.40.png


马军教授:


医疗活动均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生命为中心,全球都是一个目标,生命至上,生命高于一切。我们国内医学工作者如果不再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对患者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新冠病毒是新冠病毒,交流学习是交流学习,这是两码事。为了使国内血液肿瘤患者活得更长以及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率,促进国内血液肿瘤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防止国内的医疗水平落后,我们务必要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到国际发声,积极线下参加国外会议,积极加强同国际的交流与学习。


截屏2022-12-15 10.15.48.png


马军教授:


美国血液学主席、日本血液学主席、欧洲血液学主席、印度血液学学者等国外学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在近一周的时间疫情爆发,医护人员感染率也较高。会场上,他们和我拥抱并祝愿我们国内的疫情早点过去,让医护人员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所以说疫情不可怕,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和国际共同渡过难关,最终为患者服务,使患者获益。


1671070489831356.png


“ASH军之鉴”栏目


2022年第64届ASH年会将于12月10日~13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隆重召开。相比前两届,本届ASH有多位学者将在美国现场展示中国风采,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共同推出“ASH军之鉴”,马军教授将在ASH现场,带来一线的中国专家口头报告速递、创新药物研究解读、临床研究热点讨论、ASH年度进展盘点等,全方位带您鉴赏ASH学术盛宴。

640.jpe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