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14:31:48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引言:肌少-
肌少-骨质疏松症: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肌少症是以肌量和肌力进行性和广泛性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升高。肌少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往往男性更常见。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000万人罹患此症,预计到2050年患肌少症的人数会达5亿。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
肌少-骨质疏松症是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退行性代谢综合征,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和前沿研究难题。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肌少-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目标群体是出现肌量和(或)身体功能下降同时伴有骨量减少的人群。治疗目标是改善患者肌量、肌力、身体平衡、骨量和骨质量,避免发生跌倒和骨折等不良事件。
1.预防
肌少-骨质疏松症需要多方面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锻炼是一线预防及治疗方案,临床通常需采取二线、三线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
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通常早期是无症状的,有必要对具备肌少-骨质疏松症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评估以及对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防跌倒和骨折的健康宣教。
2.治疗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以显著增加肌量、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功能,对维持骨结构、提高骨密度以及降低跌倒和脆性骨折风险有促进作用。运动疗法需遵循个体化和长期坚持的原则,但需避免因运动失当导致的创伤等不良事件。渐进性抗阻力、有氧运动及平衡柔韧性训练都对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改善有积极作用。
➤营养支持:肌少-骨质疏松症的膳食钙的摄入需达到1.2g/d,500mg为单次补钙最佳剂量,添加
➤西医治疗: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肌少症共同靶点的药物较少,且疗效不确定。肌生成抑制蛋白抗体对躯体功能改善、瘦体重增加以及骨量改善存在促进作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抑制剂对跌倒和骨折风险群体的肌量、骨质量、肌力和平衡存在积极影响;摄入
➤中医治疗:中医药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治法应以健脾补肾为主。另有研究者提出治法需以温补为主,兼以祛邪。中药黄芪单体对肌少-骨质疏松症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补肾健脾活血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Bad信号通路防治大鼠肌少-骨质疏松症。中药内服推荐按以下证型进行辨证施治:①肝肾阴虚证。治则:滋补肝肾、强肌壮骨。推荐方药:左归饮、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及传统中医药康复等。功能性电刺激、全身震动、电磁场在肌肉和骨量减少的防治中均有积极作用;导引如太极、八段锦等对降低骨质流失、改善肌力及平衡能力方面有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黄宏兴,史晓林,李盛华,等.肌少-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11):1561-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