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18:59: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言
2022年12月9-1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 2022)在线上召开。本届CUA大会秉承传承发展的理念,聚焦泌尿外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充分展示泌尿外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的新动态、新理念、新技术。云端论道传薪火,在8日的
晚期肾癌一线治疗已进入到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时代,多项三期研究、多种联合方案均取得阳性结果,例如KEYNOTE-426、CheckMate-214、CLEAR、CheckMate 9ER研究 。国内外指南中晚期
一线TKI进展后线选择:单靶vs单免vs靶免联合vs新型靶向药物组合?
单靶:2022 ASCO-GU大会中一项
单免:CheckMate-025研究(
靶免联合:2020 ASCO-GU会议公布了Sitravatinib(司曲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抗血管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Sitravatinib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9%,疾病控制率(DCR)为92%,中位PFS为10.3个月。董教授指出,靶免联合治疗整体效果更优于单药治疗。
新型靶向药物组合:2022 ASCO会议公布的CALYPSO研究中显示
国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疗效结果显示,接受
专家小结:一线TKI治疗后进展,免疫联合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
一线免疫进展后线选择:单靶vs双靶vs双免疫vs靶免联合?
对于一线免疫进展后的治疗选择,国内外指南多推荐单靶治疗,从KEYNOTE-426和CLEAR研究的免疫联合组后续的治疗选择中(选择免疫治疗的患者分别占11.3%和8.2%;选择靶向治疗的患者分别占82.8%和30.4%)均能反映这一现状。
单靶:评估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既往接受免疫联合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INMUNOSUN-SOGUG研究结果显示,55%的患者疾病稳定(SD),但获得部分缓解(PR)的患者仅占10% 。在2020 EAU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二线舒尼替尼在一线免疫治疗失败后具有临床活性。药物剂量的增大可能有助于疗效提升,例如国内较常用的阿昔替尼单靶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滴定剂量(从现有的5mg bid最大调整至10mg bid)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获益,ORR甚至能够达到45%。董教授指出,选择药物不仅需要考虑指南推荐,也需考虑药物的可及性,例如国际指南将
双靶: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患者在接受免疫联合TKI治疗失败后,接受
双免疫:2020 ASCO一项多中心研究调查了免疫治疗失败后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mRCC患者中的疗效,患者ICI-1的PR率为37%,ICI-2的PR率为23%。董教授综合四项研究结果,指出纳武利尤单抗+4周期
靶免联合:靶免联合在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中发展势头强劲,KEYNOTE-146研究公布的Ib/2期数据显示,接受仑伐替尼联合
专家小结:一线免疫治疗进展,后线可选择TKI单药或者靶免联合。
新型药物于晚期肾癌后线治疗的探索:单药vs联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企业将目光投向晚期肾癌的后线治疗领域,2020 ASCO大会公布的“明星药物”——MK-6482(HIF-2α抑制剂)便是其中代表。MK-6482后线治疗数据ORR达到24%,mPFS为11个月,疗效值得关注。但除MK-6482外,其他新型药物的单药疗效和安全性结局较为有限,例如2022 ASCO-GU大会公布的ARO-HIF2单药治疗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ORR仅为7.7%,而IL-2受体激动剂Nemvaleukin-α的严重不良事件(AE)发生率较高。结合Batiraxcept联用卡博替尼治疗的ccRCC患者的1b期试验结果(ORR=57%),董教授认为联合用药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专家小结:新型药物单药治疗疗效有限,探索联合组合或可提高疗效。
总结寄语
最后,董教授总结,现有的晚期肾癌二线治疗形成“群雄逐鹿”局面,免疫、靶向单药各有优势,免疫联合治疗层出不穷。循证是根基,联合是趋势,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特征,个性化、分层选择最优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