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17:41:54来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阅读:160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29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CCR2022 Online) 时间:2022/12/21~12/28 地点:线上会议 进入会议
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微创手段实现疾病精准诊疗的技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Roentgen发现X射线,为放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自1964年Dotter完成首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1967年Margulis首次提出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后,介入放射学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
介入放射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经过我国老一辈放射学专家的不懈努力,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并成长为现代医学诊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90年代至今一系列的高端影像和新型介入器械的不断发展,让我国介入医师可以在多模态影像的引导下完成复杂手术,在肿瘤及血管性等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率和精准度也逐步提高。然而介入手术中仍然存在一些操作中潜在危害,在此问题的催生下,介入手术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主要包括泛血管介入、非血管(穿刺)介入和经自然腔道介入机器人,迅速覆盖了介入治疗领域的多个临床术式,包括经皮穿刺介入手术、血管介入手术、经气管镜介入手术等。
介入机器人领域突破了术前手术规划、术中精度控制以及医生患者辐射防护难点,代表了未来介入医学的崭新模式,突破了目前临床介入的呼吸误差影响标准化建模及穿刺针进入胸腹部区域极易形变的瓶颈性问题。但是介入机器人技术壁垒高,融合了机械学、电气学、生物仿真、影像导航等多领域知识,而力反馈、手术影像导航、精密运动控制等技术共性问题未来需要人工智能来解决,包括血管介入手术器械空间定位、控制决策及元宇宙等问题。
滕皋军院士团队以“介入机器人”为载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SGNIO系统,对介入手术尤其是粒子自动植入、放疗计划设计执行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有望尽快投入临床应用。此外,滕皋军院士团队还利用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即EDN技术开发新型RDN设备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治疗一些非心血管疾病,如2型糖尿病、癌性腹痛等。在EDN治疗中,消融电极分别置于腹主动脉(T12上缘,T11下缘)水平及腹腔干,在缓解癌性疼痛和Ⅱ型糖尿病(NCT:04086043)中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将新器械与新靶点有机结合,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治疗结果,为未来介入医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回顾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历史,其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有过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的经历,也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今天的我们要更加认清形势,意识到我国介入医学未来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迎接挑战,掌握更多介入及影像新技术,采用人工智能加速实现介入医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