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 SABCS|孜孜求索,稳步前行——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2022-12-22 16:28:33来源:2022年第45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医脉通编译阅读:57次

日前2022年第45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顺利召开。SABCS是全球乳腺癌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之一,每年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医师和研究人员分享有关乳腺癌和癌前乳腺疾病的基础科研、转化科学和临床研究等方面最前沿的信息。

 

近年来,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的治疗发展迅速,本次大会上公布了诸多学术进展,有望指导、改变临床实践。正值2022 SABCS落幕之际,我们就会议中HR+及HR+/HER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热点研究进行梳理解读。


专家简介


3.png


因“时”而异,HR+早期乳腺癌绝经前后辅助治疗存差异

 

内分泌治疗是HR+乳腺癌治疗的基石,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在致病机制、疾病特征、治疗需求及治疗反应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次大会公布的多项研究也显示出了这种差异。

 

P5-07-12¹: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报告的症状负担不同

 

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症状。本项研究分析了201名接受治疗的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女性的患者报告结局(PRO),其中80%患者为早期(0-III),20%患者为转移性(IV)。发现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女性在治疗期间均报告了严重的症状,并存在一定差异。另外,早期患者可能有一般PRO未发现的其他症状特征和未满足的需求。本研究中32%的患者年龄小于50岁,多处于绝经前,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预期寿命较长,但往往预后不良,也存在着较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P2-03-11²:HR+/HER2-乳腺癌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应用TAM辅助治疗的长期获益有差异

 

他莫昔芬(TAM)是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内分泌治疗。ER+患者有远处复发的长期风险,故长期随访研究对了解真正的治疗获益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STO试验1242例ER+/HER2-患者20年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 在绝经前患者中,与无内分泌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若患者淋巴结阴性、PR阳性或基因组低风险,则TAM显著改善无远处复发间期(DRFI),HR分别为0.46、0.61、0.47。

2. 在绝经后患者中,与无内分泌治疗的对照组相比,TAM对所有预后良好的肿瘤特征均显著改善长期DRFI,即肿瘤体积小(pT≤20mm;HR=0.55)、肿瘤等级1-2(HR=0.55)、淋巴结阴性(HR=0.44)、PR阳性(HR=0.60)、Ki-67低(<15%:HR=0.51)和基因组低风险(HR=0.53)。此外,对部分具有预后较差肿瘤特征的患者也显示出显著的TAM长期获益,包括肿瘤体积大(pT>20mm;HR=0.64)和PR阴性肿瘤(HR=0.51)。

 

image2.png

 

TAM治疗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的长期获益

 

同时,TAM获益随时间的变化在绝经前后患者中也不同:绝经后临床低风险患者TAM长期显著获益长达20年(图4A);而绝经前患者TAM治疗的获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基因组低风险(图4B)、淋巴结阴性(图4C)、PR阳性(图4D)的TAM显著获益分别为15年,10年和9年。

 

image3.png

 

TAM治疗疗效随时间的变化

 

P1-02-01³: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AI与TAM在绝经前后HR+/HER2-早期乳腺癌中的疗效不同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 5年被认为是HR+/HER2−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本研究对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SOFT,HOBOE,BIG 1-98,N-SAS BC 03,Li 2019)进行荟萃分析,比较了HR+/HER2−、绝经前和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AIs±卵巢功能抑制(OFS)与TAM±OFS的疗效。5项研究共有6623名患者随访了34-97.2个月。结果表明,与TAM±OFS相比,AI±OFS对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获益更大,尤其是对于绝经前患者:在绝经前患者中,AIs + OFS vs. TAM±OFS的HR为0.66(95% CI,0.54-0.79);在绝经后患者中,HR为0.75(95% CI,0.65-0.87)。

 

GS1-07⁴:SWOG S1207研究:高危HR+/HER2-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1年依维莫司治疗未改善IDFS和OS,但在绝经前患者中有获益

 

乳腺癌中常发生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且与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既往研究中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可改善转移性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PFS)。Ⅲ期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SWOG S1207旨在评估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高风险HR+/HER2- 乳腺癌的疗效。研究共纳入1792例患者,32%为绝经前。中位随访50.5个月结果显示,在标准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维莫司辅助治疗1年未能改善无侵袭性疾病生存率(IDRF)和总生存期(OS)。然而亚组风险显示,在绝经前患者中,内分泌治疗联合依维莫司改善了IDFS(HR=0.64;P =0.22)和OS(HR=0.49;P=0.012);但在绝经后患者中IDFS(HR= 1.08)或OS(HR= 1.19)无差异。


精益求精,HR+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优化探索

 

HR+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复发,HR+早期乳腺癌5年后的远期复发率约为50%。如何优化辅助治疗方案、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始终是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次会议中公布的TAILORx研究和SOFT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GS1-05⁵:个性化治疗选择试验TAILORx 12年事件发生率更新,再证21基因RS 11~25分的HR+/HER2-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劣于化疗

 

既往TAILORx研究公布的7.5年随访结果显示,对于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S)11~25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非劣效于化疗+内分泌治疗。本次SABCS会议更新了TAILORx研究12年随访结果,再次证实这一结论。此外,研究者将患者按照RS(11~15、16~20、21~25)及年龄(≤50岁、>50岁)分层。结果显示,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RS 11~15的患者,化疗不能获益;RS 21~25的患者,化疗显著获益;而RS 16~20的患者,化疗获益不明确。

 

GS1-06⁶:基于SOFT研究,证实BCI可用于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强化内分泌治疗预后判断,但疗效预测的价值尚无定论

 

乳腺癌指数(BCI)有两方面功能:一方面作为预后指标,判断乳腺癌远处复发的风险;另一方面是预测延长内分泌治疗能否获益。

 

本研究基于SOFT试验超12年的患者随访数据,证实BCI可作为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患者远处复发的预后因素,BCI评分较高的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患者远处复发风险升高,或能从长期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而BCI在疗效预测方面的价值尚有争议。SOFT研究中,在BCI(H/I)评分较低的患者中,依西美坦(EXE)/TAM+OFS与TAM单药治疗相比,12年后复发风险反而较低(为7.3% vs. 11.6%),强化治疗与临床获益一致;而对于BCI(H/I)评分较高的患者,TAM、TAM+OFS、EXE+OFS三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强化治疗并未表现出更多获益。

 


“合”而不同,寻求HR+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联合之道

 

近年来,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研究者们也在探索不同药物的“强强联合”,本次大会公布了多项相关研究,为联合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P3-02-07⁷:化疗-内分泌联合治疗可能是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新选择

 

国内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单臂单中心研究,探索了氟维司群联合口服长春瑞滨治疗HR+/HER2−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纳入38例HR+/HER2-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25.1个月,结果显示氟维司群联合口服长春瑞滨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中位PFS为9.86个月、中位OS未达到。该研究提示化疗-内分泌联合治疗可能是HR+/HER2 -晚期乳腺癌的新选择。

 


总结

 

随着CDK4/6抑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新药的不断涌现,HR+乳腺癌的治疗选择日益丰富。如何排兵布阵、优化治疗策略是现在临床上的重点问题。区隔绝经前和绝经后HR+乳腺癌患者的不同特征,或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也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 Tara Kaufmann, Aaron Galaznik, Nicholas Coombs, et al. Patient-Reported Symptom Burden in Women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Early Stage an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2022 SABCS abstract P5-07-12.

2. Annelie Johansson, Huma Dar, Anna Nordenskjöld, et al. Differential Long-Term Benefit from Adjuvant Tamoxifen Therapy in Estrogen Receptor (E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Negative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 2022 SABCS abstract P2-03-11.

3. Wolfgang Janni, Michael Untch, Nadia Harbeck, et al.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vs tamoxifen in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rial-level meta-analysis. 2022 SABCS abstract P1-02-01.

4. Marianna Chavez, Jieling Miao, Lajos Pusztai, et al.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 1 year of everolimus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SWOG S1207. 2022 SABCS abstract GS1-07.

5. Joseph Sparano, Robert J. Gray, Della Makower, et al. Trial Assigning Individualized Options for Treatment (TAILORx): An Update Including 12-Year Event Rates. 2022 SABCS abstract GS1-05.

6. O'Regan R,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Breast Cancer Index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early-stage HR+ breast cancer in the SOFT trial. 2022 SABCS abstract GS1-06.

7. Xue Wang, Jian Yue, Jiayu Wang, et al. Combined Chemo-endocrine Therapy Maybe a New Option for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Clinical Study of Fulvestrant plus Oral Vinorelbine. 2022 SABCS abstract P3-02-07.

 

MCC号KIS22121239

有效期2023-12-1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