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英雄气概,勇敢向前,2022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换届暨年终会成功召开

2022-12-25 18:31: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年12月24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2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换届暨年终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换届会议由CSCO办公室刘凌主任主持,经全体委员在线投票和选举,CSCO副理事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宣布了换届投票结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当选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新一届主任委员,并产生9名副主任委员和65名常务委员。


在随后的年终会上,众位肿瘤领域青年专家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会,主题内容涵盖了2022年乳腺癌、肺癌、胃肠消化道以及肝胆胰领域年终盘点,聚焦前沿进展和热点话题。


640.jpeg


云端相聚,希冀未来


2022 CSCO青年委员会年终会伊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致辞,CSCO青年委员会五年来一直保持着在年中和年终时共聚。此次年终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内容涵盖多瘤种的年终盘点,学术内容精彩纷呈。王碧芸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同道共同参与此次年终会,共聚云端,盘点各领域学术进展。期待明年线下相聚。

640.png

640-2.png


朝花夕拾,回顾盘点


年终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教授和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石燕教授共同主持。

640-3.png

640-4.png

640-5.png


乳腺癌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婷教授带来了“2022年晚期乳腺癌治疗年度回顾”。罗婷教授指出,2022年作为抗体偶联药物(ADC)的重磅年是毋庸置疑的。在乳腺癌ADC治疗领域,DESTINY-Breast 04研究结果的公布,将“HER低表达”概念引入,进一步推动乳腺癌精准化诊疗。DESTINY-Breast 04和03研究也都证实了T-Dxd在HER2表达型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实力。TROPiCS-02研究表明戈沙妥珠单抗也将为ER+/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新选择。

 

此外,在ER+/HER2-晚期乳腺癌领域中,PHILA和DAWNA-2研究也展示了中国原研药物实力,吡咯替尼和达尔西利都表现出非凡实力,且可及性相对较高,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选择。CAPItello-291研究表明,AKT抑制剂Capivasertib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EMERALD研究也提示,口服SERD药物elacestrant在CDK4/6抑制剂经治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但在2022年也有一些失望,PALOMA-2和NRG-BR002研究的阴性结果提示其治疗方案并未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仍需进一步探索。罗婷教授表示,乳腺癌领域前景可期,期待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和结果公布,进一步夯实循证医学证据,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更优治疗选择,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640-6.png


肺癌篇


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带来了“2022肺癌领域年终盘点”。刘哲峰教授指出,近十年来,肺癌领域新药研发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生存。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领域,CheckMate 816研究改变了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将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引入新辅助治疗阶段,为肺癌患者带来更优治疗方案。ORIENT-11研究证实了信迪利单抗在无EGFR或ALK变异的局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线治疗的疗效。CameL-sq研究进一步肯定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作为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地位。GEMSTONE-301研究表明,III期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应用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并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此外,KEYNOTE-189和407研究的五年数据更新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帕博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地位。CheckMate 227和9LA研究数据更新进一步支持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双免的疗效实力。


在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领域,ADAURA和FURLONG研究表明奥希替尼伏美替尼能够改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CodeBreak 100和KRYSTAL-1研究显示了Sotorasib和Adagrasib在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显著疗效。


在小细胞肺癌领域,CAPSTONE-1研究结果支持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新的一线治疗选择。ASTRUM-005研究表明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在OS、PFS、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显示出一致的获益,且斯鲁利单抗已获FDA的小细胞肺癌孤儿药认定。刘哲峰教授表示,肺癌领域学术发展迅速,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640-7.png


胃肠道肿瘤篇


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峰教授带来了“2022胃肠道肿瘤年终盘点”。陈晓峰教授指出,在胃癌领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SPACE、talent和LEAP-015等研究表明,不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不同免疫治疗方案能够为胃癌患者带来获益。PANTHERA、KEYNOTE811等研究表明,联合PD-1和新型双抗药物有望为一线HER2+胃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AK104-201胃队列研究展示了AK-104(PD-1/CTLA-4)双抗强劲疗效及较优的安全性。DisTinGuish试验表明DKN-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化疗在未选择以及DKK1高表达合并PD-L1低表达的患者中呈现出良好的缓解。此外,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DANTE研究显示免疫治疗的加入可提高患者病理缓解率。对于该部分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初登舞台,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期待更多研究数据报告。

 

在肠癌领域,有研究表明,Dostarliomab作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根治性治疗疗效显著,该研究结果提示,在总体人群中3%-4%早期的泛肿瘤dMMR人群有可能不再需要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NICHE-2研究结果提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新辅助治疗dMMR结肠癌患者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95%,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为67%,且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陈晓峰教授表示,对于dMMR/MSI-H结肠癌患者,手术还是不手术仍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OPTICAL研究结果提示,围手术期化疗组和标准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存在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进一步分析提示,对于更晚期的患者,围手术期化疗可能更有价值,能够减少复发,更好地保全器官。在晚期一线维持治疗中,EXIST、ERMES和SAMCO-PRODIGE 54等研究证实,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方案为肠癌患者带来更多更优治疗选择。

640-8.png


肝胆胰肿瘤篇


南京金陵医院龚新雷教授带来了“2022年度盘点之晚期肝胆胰肿瘤的系统治疗”。龚新雷教授指出,在肝细胞癌一线治疗领域,HIMALAYA研究提示,STRIDE(T300+D)方案和度伐利尤单抗单药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一线治疗选择。SHR-1210-310研究证实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是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治疗新标准。LEAP-002研究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统计学显著性,但研究证实了仑伐替尼单药在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选择的重要性。RATIONALE-301研究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具有临床意义的OS获益,且获益不劣于索拉非尼,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选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二线治疗领域,KEYNOTE-394研究积极支持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应用。

 

在胆道肿瘤领域,TOPAZ-1研究结果提示,对比标准化疗,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开启了晚期胆道肿瘤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新纪元。FOENIX-CCA2研究表明Futibatinib治疗有FGFR2融合/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疗效显著。JCOG1202研究结果提示,S1辅助治疗虽然达到了OS的主要终点,但是无复发生存(RFS)并未得到改善,且R1切除的效果欠佳,CSCO胆道恶性肿瘤指南将S1作为术后辅助的一级推荐,但证据级别为1b级。

 

胰腺癌领域,NOTABLE研究点亮了胰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将使胰腺癌患者受益颇多。HR-IRI-APC研究提示HR070803联合5-FU/LV方案治疗一线吉西他滨治疗失败后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疗效显著,有望成为晚期胰腺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为中国胰腺癌患者带来新选择。龚新雷教授表示,随着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肝胆胰肿瘤领域未来可期。

640-9.png


讨论部分


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柳菁菁教授共同参与讨论。柳菁菁教授指出,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肺癌已知的靶点越来越多,2022年对于肺癌罕见靶点药物的研究可圈可点。未来应加强与各医院、中心,以及药企的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治疗策略,开展多中心、多队列研究,促进抗肿瘤新药的研发。秦文星教授表示,近年来乳腺癌领域进展迅速,多种抗肿瘤新药的上市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在生存期不断延长的基础上,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进一步追求的目标。刘静教授指出,临床医生应善于提出问题和需求,与统计分析领域专家学者合作探讨,以期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为肿瘤患者更长生存更优生活助力。薛俊丽教授说道,在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立足全球化,将地区、人种等因素纳入考量是不可或缺的,期待能够与更多国际学术团体合作。魏嘉教授表示,期待能够与众位专家同道合作,参与更多学术交流,共同助力我国肿瘤领域学术发展。

640-10.png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最后,张小田教授总结道,年终会的学术部分精彩纷呈,回顾盘点了2022年各瘤种的学术进展。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将继续脚踏实地,致力于推动我国肿瘤临床试验的开展,加强各医院、医疗中心的合作,共同助力我国肿瘤领域学术发展。

640-11.pn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