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对话高端|瞿介明:医生和老师,是我心中最神圣的称谓

2022-12-28 10:02:18来源:医师报阅读:147次

瞿教授、瞿院长、瞿书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教授的诸多称谓中,他最喜欢的两个却是瞿医生和瞿老师。他说,这两个称谓,是对自己职业生涯最贴切的表述。



躬身临床,救死扶伤。一天的临床工作结束后,虽然都会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但想到今天为辗转而来的疑难患者明确了诊断,抢救了命悬一线的危重患者,瞿医生的心情就会愉悦起来;扎根讲台,教书育人。虽为人师表不容半点松懈,但每当看到学生们利用从自己身上学到的临床思维、诊疗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生,甚至在国内某个领域崭露头角,瞿老师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对无数十字路口。如果问我的话,医生和老师是我始终无悔的选择。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有幸得到了三位恩师的帮助。”瞿介明说。

 

 

“你必须要变成自己行!”

 

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后,瞿介明如愿被分配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专业。报到那天,时任呼吸科主任李华德教授在接他回科的路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瞿,你是第一个恢复高考后作为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呼吸科的男生,你要好好干,我对你寄予很大的期待。”停顿片刻,他又使出了“激将法”:“我不知道山东医科大学怎么样,但能来呼吸内科的学生都是上医的学霸。你如果不努力,肯定会输给他们。”

 

瞿介明望着李华德教授,点了点头——他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的不是听诊器,而是扳手、螺丝刀,这让他看起来既像一位医生,又像一位工程师——他知道,李华德教授是我国机械通气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不仅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呼吸监护室,开创了慢性呼衰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的先河,更与上海医疗器械厂合作,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呼吸机。“我对李老师的仰视不只是心理上的,也是物理上的。”瞿介明笑着说:李华德教授身高超过一米九,颇有些“不怒自威”的既视感。

 

李华德教授(右五)为肺功能学习班的学员仔细讲解运动心肺功能仪

 

李华德教授十分严格,他把医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实习医师,第二类是进修医师和住院医师,第三类是主治医师以上的高年资医师。对于第三类医师,他非常严厉,大查房时如果遇到他们答不出问题的情况,他会当场毫不留情地批评;对于第一、第二类医师,他则以引导、鼓励为主,但这不意味着他放松了对年轻医师的要求。瞿介明回忆:“李老师的英语非常好,有一次,他对我说:下周英文查房,你来帮我翻译吧——我傻掉了,我的英语成绩并不好,很多专业词汇都听不懂,怎么帮他做翻译?但李老师对我说:‘你必须要变成自己行!’”

 

为了让自己行,瞿介明过上了宿舍、病房“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他不是在宿舍学英语、看专业书籍,就是到病房查看患者、看病历、读片。彼时,呼吸科单独集中供氧,作为科里唯一的“小伙子”,瞿介明还时常要帮助女医师们更换氧气瓶,呼吸机坏了也要自己动手修理。“当时,我分管8名左右患者,但每天晚上,我都会来病房,把其他组当天出入院患者的病历、胸片再温习一遍,这样一来,我相当于比别人多管了五六十位患者。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操作、抢救,我都会抢着参与。”瞿介明回忆,为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放射科每周举办的疑难胸部影像联合读片会和上海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定期举办的疑难病例会诊,他几乎从不缺席。

 

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经过不懈努力,瞿介明的英语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几年后,还是一名住院医师的他,就以扎实的临床功底得到了医院和科室的认可,被科室派去参加院外会诊。“给动力,给鞭策,给机会。从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道路上,李老师的教诲伴我一路前行。”

 

“一个人的成长一定离不开优秀、善良的老师”

 

按照中山医院规定,医师在医院工作满两年后即可报考硕士研究生。正在这时,李锡莹教授主动找到瞿介明,一句“你愿不愿意考我的研究生?”让他又惊又喜:“一般情况下,学生要主动去找老师询问能否报考,但我们一般不敢,怕老师觉得我不够优秀,不让报考。李老师主动找到我,说明她认可了我,这让我又欣喜、又感动。”

 

就这样,瞿介明拜入李锡莹教授门下,专攻肺部感染。当时正值盛年的何礼贤教授也是导师小组的成员。瞿介明回忆,相比于李华德教授的严格,李锡莹教授就像一位母亲,她不仅细心、耐心,也很关心学生。“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做的课题是‘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为明确患者感染的是哪种病原体,经常需要做气管镜采样。但这类患者病情很重,有时操作存在风险,甚至存在操作过程中病情恶化的情形,让我感到‘压力山大’。而每当这时,何礼贤老师总会站在我背后,仿佛在说:放手做,不要怕,有我在——有他在,我就像有了靠山。尔后,何礼贤老师也成为了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瞿介明回忆,在那个做科研、写文章尚未蔚然成风的年代,何礼贤教授可谓科室的“学术担当”,他的文笔非常好,文章写得非常快。在他的指导下,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不久,瞿介明开始尝试发表第一篇文章:将国外杂志上的一篇报告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写成摘要。但这对于当时英语功底尚不深厚的他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初稿完成后,何礼贤教授为他修改了第一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何礼贤教授就把改好的文章交到了他的手中,从标点符号到翻译的错误,再到需要补充的内容,稿纸上写满了批注。30多年后,回想起恩师在灯下为自己修改文章的背影,瞿介明仍不禁潸然泪下。他说:“在我眼中,那摞稿纸上写满的不是批注,而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这篇发表于《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现《国际呼吸杂志》)的文摘开启了瞿介明的学术生涯,1997年12月,他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又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30多年来,他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子课题2项等十余项课题。获上海市科技奖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共9次,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l论文130余篇,IF985余分,总他引10000余次。但在他看来,这一切成绩都源于老师的谆谆教诲。

 

“老师们很少对我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在点滴小事中,用实际行动对学生言传身教。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缜密的临床思维,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让我受益终生。”瞿介明说,一个人的成长一定离不开优秀、善良的老师。没有好老师,即使能力再强,也免不了要走弯路。

 

顺时应势培养呼吸学科事业的“明天”

 

时光荏苒,曾经的“小瞿”成长为学生们尊敬的瞿老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医院的工作、生活条件,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的可及性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在瞿介明眼中,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养成他们勤奋刻苦的拼搏精神。而优渥的条件则容易消磨人的斗志。”瞿介明说,现在的医学生起点更高、知识面更广,但这也意味着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不仅要和全院、全国,更要和全球同道竞争,且竞争的频率、烈度也比以往大幅增加了。同时,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也多,做学生、做学问,越来越难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帮助学生们疏解浮躁、急躁的情绪——人在急躁的情况下就容易把路走偏。”瞿介明常对学生们讲,在临床上,要始终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为此,医师要敢于为患者担当和冒险,要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取得理解的基础上尽自己100%的努力;在科研中,要始终将诚信作为核心。科学研究,失败十之八九。即使在思路明确、路径准确、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也需要一定运气的成分,所以,科研工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在失败中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后才能迎来最终的成功。

 

瞿介明教授(右5)总是鼓励青年医师大胆发言、提出诊疗思路

 

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因材施教。瞿介明说,有些学生抗压能力很强,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找原因、主动求变,对于这类学生,要更多在方法学上给予建议;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弱,抗压能力也较差,对于这类学生,要注意步步提携,不仅要在研究方法、技术上反复把关,也要注意与他们多多进行有效沟通,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信心,进行情绪管理;而对于抗压能力特别弱的学生,老师除了会与他们谈心,针对其在科研中面临的困难,还会安排一位高年资、研究领域相近的青年医师一对一地帮助他,也能够使双方通过不断的探讨,共同进步。

 

如今,已是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的瞿介明管理工作固然十分繁忙,但他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他不仅每周都会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查房,而且还会定期召开实验室组会,召集所有的研究生和部分已经毕业的青年医师参加。由研究生汇报各自的研究工作进展,面临的困难,大家共同畅谈解决方案。遇到需要多学科合作的课题,瞿介明还会亲自和其他学科沟通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开展研究课题,这样,当学生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就不会有顾虑与胆怯,自信心也会提高。

 

瞿介明教授(右3)正在查房

 

“当老师很不容易,也很有成就感。”在采访即将结束时,瞿介明向《医师报》记者感慨道。谈到学生,他的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的神情。也许对于身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他来说,看到一代代年轻呼吸人茁壮成长,就看到了我国呼吸学科事业辉煌的明天。

 

后记

 

近十年来,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学教育正逐渐跟国际接轨。2013年年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国从点到面渐次推开;2017年,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心血管内科成了专培试点的“排头兵”……框架已搭建,蓝图已绘制,正如王辰院士所言,医学正在发生转型,健康的涵义更加完备,对医者素养愈求其高。

 

瞿介明指出,在医师培养中,有两个方面尤其需要关注:首先,各住培、专培基地要严把培训入口关、质量关、出口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同质化、高水平的青年医师;此外,青年医师要永葆“成为一名真正能够解除患者疾苦的优秀医师”的初心,才能建立专注临床、奉献临床的内驱力,因此,“初心教育”应永远是医学生和青年医师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举首助众生的‘医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