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幕后专访 | 2022正畸年会

2023-01-12 11:36:23来源:COS正畸年会阅读:54次

会议官网第二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时间:2022/12/28~12/31 地点: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 进入会议

2022年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成立25周年,在12月28日-31日年末之际,全国口腔正畸人齐聚广州共飨第二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为三年疫情的波折与反复画上了一个剧终休止符,也为岁末年初的赓续交替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惊喜。

谈及本次年会的线下圆满举办可谓来之不易。大会内容在延续往年重要分论坛的基础上,将学术专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版块,同时还有科研、教育教学、研究生知识技能大赛、产学研、护理等多个主题的分论坛,在议题设置中凝聚了充满新意和诚意的构思设计。日前大会圆满落幕,让我们再次跟随本次会议的两位专家领导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金作林教授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曹阳教授的会期采访话题,一起回顾年会筹备与进行中值得记录的幕后故事。

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与国药励展承办,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协办。

在本次年会筹备过程中,是否有哪些专委会格外重视或投入的主旨方向或工作内容吗?

 

金作林教授:“东西南北中”五大学术专场内容中别出心裁的设计来自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将专场议题与全国各地的不同文化特征和正畸院校发展特色相关联,容纳了经典矫治理念、生长发育与早期矫治、再治疗及疑难病例、多学科理念和创新思维等丰富的内容。

教育教学、护理、产学研创新等主题也都是第八届口腔正畸专委会一直以来格外重视的交流方向。在教育教学方面,全国各地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十分值得相互借鉴和采纳;在正畸专科护理方面,其许多操作的特殊性(口扫使用、临床感控、面相拍照、正畸科普等)也需要更多的培训和研讨机会;以往这几个相关分论坛的尝试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后也将继续发扬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2021年重庆“首届中青年正畸医师发展论坛”成立了“产学研创新协作组”,今年年会期间进行了首次成果展示,共有13家矫治器企业同台分享各自的研发成果,也希望以此碰撞启发出更多适合正畸学科特色的产学研发展路线。此外,本次年会期间还特别为正畸学科研究生们铺陈了一方舞台,通过持续整天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竞赛,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获得了热度很高的关注。

在延续往年经典分会场的基础上,本次年会将学术专场特别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版块,能否请您谈一谈对于这样议题设置的思考?其他分会场的背后,是否也还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构思设计吗?

 

曹阳教授:出于团结全国口腔正畸学科力量、汇聚各地正畸医师同道的初衷和愿望,我们在进行专场议题设置时想到了用地域来覆盖整体的专业分布,分为:东骧神骏-多学科专场、西出阳关-再治疗及疑难病例专场、南粤经论-创新专场、北国风光-经典矫治理念专场、逐鹿中原-生长发育与早期矫治专场。

我们希望,每个地域专场都与其当地文化和代表院校的专科发展特色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发挥对专场讲座内容的领队作用,并吸引其他地域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促进全口腔正畸事业的共同进步。比如,纵观中国文化,常以北方引领经典,以南方推陈创新,我们便传承借鉴了类似的理解观念;例如上海九院的正畸学科和正颌外科具有突出优势,在“多学科专场”中相应设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多场大咖讲座;早期矫治作为贯穿正畸治疗全生命周期的起始部分,近几年尤其成为学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再治疗及疑难病例如今也越来越多,因而本次年会也创新性地为此设置专场来强调规范化理论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在其他分会场中,我们也希望延续本届口腔正畸专委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主旨思想和工作重心,比如通过“研究生知识技能大赛”比拼和锻炼他们的弓丝弯制技能以及对正畸基础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仅收获了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报名,而且现场吸引了众多资深医师的驻足参与,为本次年会留下了别具一格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教学专场和科研专场这两大主题,往年在作为年会分会的“全国中青年正畸医师学术会议”中也有同样设置,而本次年会中扩展纳入这两部分,是否在中青年分会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新意吗?

金作林教授:往年的教育教学分会场主要是给中青年正畸医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教学方法的平台,而本次年会的教育教学专场中设置了9节层层递进的示范课,讲者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授课技能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等多位资深讲师,然后请点评嘉宾和参会者们基于完整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真实落地地帮助青年医师讲师实现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在正畸教育教学之路上,课程既是基础也是核心,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分配在更深刻且更实用的知识上,完成知识传递的同时也要做好育人工作,病例的选择和教材的选择对于老师们来说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

本次年会的科研专场则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成果汇报展示机会,由于扩宽了年龄限制,其内容份量更优于中青年分会,几位大咖教授和副教授的宝贵科研经验分享,能给年轻人带来更多鼓励科研信心、启发科研思路的动力。

 

今年年会在广州线下成功举办,是来之不易且令人激动的,那么在会前筹划或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难忘事件或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曹阳教授:众所周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波动给线下会议带来了极大困难,我们作为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诚挚地希望能在三年疫情剧终之际举办一次线下年会,以此来重启和鼓舞新年的学科发展新形态。会议筹备期间,面临参会同仁们的健康状况随时发生变化,大家的心情时而欣喜、时而失落、时而重振,幸而在专委会和各级同道的大力支持下,排除万难将第二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于12月底的特殊日子里圆满落地。有诗曾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希望本次年会能够带给大家黎明前的破晓心态,引出岁末年初的转折意义,留下攻坚克难的时代精神,辞旧迎新,求得所愿,倍增前行信念。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