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4:15:03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赓续前行,共启未来!2023年1月6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盛大启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
值此之际,医脉通诚邀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启发教授接受采访,分享中国血液学科发展相关见解。
刘启发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院院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亚太地区血液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和细胞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血液肿瘤首席专家
从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血液肿瘤的诊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曾在日本东京自治医科大学作为客座研究员进行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在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理、肿瘤免疫治疗、
曾先后主持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863计划,10项国家自然科学包括重大/重点项目和20余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Lancet Oncol/Haematol, JCO,PNAS, Blood 和
医脉通:近年来,白血病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作为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白血病专题论坛的主席之一,能否请您谈谈目前国内白血病治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刘启发 教授:最近十年来,白血病治疗可用两个字来表示:“精准”。“精准”包括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我国在这两大方面均取得了较多进展。第一大进展体现在精准诊断,即影像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使我国白血病诊断进入了个体化诊断时代。对于不同类型白血病、不同个体,由于其遗传背景不同,我们可以给予其不同的诊断。
第二大进展体现在精准治疗,目前白血病治疗已进精准治疗时代。既往
近年来,
医脉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新药时代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刘启发 教授:HSCT是治愈某些血液病,包括白血病的重要手段,甚至是为患者带来治愈的唯一方法。尽管新药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是HSCT还是靶向药物,均为白血病治疗中的一环。HSCT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可使白血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此为当前国际上以及我国HSCT的应用现状。
医脉通: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易合并感染,需高度重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时期,您认为应如何管理移植患者,更好做到感染的防与治?
刘启发 教授: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发期,我们应如何管理移植患者,更好的做好感染防治?这是目前患者和医生都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疫情管控开放较我国更早,为我们提供了管控经验,基于这些国际经验和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血液肿瘤患者,尤其是HSCT患者的防治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移植时机的选择,无论是HSCT受者还是供者,需进行严格新冠筛查,通常不建议在感染期进行HSCT或供体干细胞捐献。新冠病毒转阴后1-2周,就目前环境而言,进行移植或捐献应该较为安全。第二,关于已进行HSCT患者的管控,需要定期关注患者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即定期查核酸或者抗原。对于行HSCT后感染新冠的患者,其针对新冠感染的治疗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可能存在的部分差异在于移植后患者累及的器官较免疫健全人群更多。最近,我们进行了一项数据统计,约60%行HSCT后感染新冠的患者,新冠病毒累及肺部并出现了相关病变,但是其病变往往表现为轻型和中型,重症的发生比例较低。可见,已进行HSCT的患者感染新冠并不可怕,定期监测核酸,一旦发现核酸阳性以及相应的一些肺部改变,及时给予患者对应的处理后,转化为重症的患者较少。
医脉通: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血液肿瘤创新疗法,在白血病治疗中的进展如何?未来可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其在白血病领域的应用?
刘启发 教授:有关CAR-T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我国走在国际前列。CAR-T的应用,如化疗和HSCT一样,是白血病治疗的一种手段。目前,CAR-T主要应用于复发患者,尚未得出其可作为白血病治愈性手段的结论。CAR-T在未来如何与传统治疗,包括靶向治疗、HSCT,以及常规化疗有效结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及治愈率,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医脉通: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顺利闭幕,其盛大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血液领域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血液学科建设与发展,能否请您谈谈您对未来血液肿瘤治疗的展望?
刘启发 教授: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今年已进行到第三届,我从第一届到第三届均全程参加此会议,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血液领域的建设中。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不仅在血液学领域里进行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是血液学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对我国血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未来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均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促进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转化也起到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Hoelzer D, et al. Ann Oncol. 2016 Sep;27(suppl 5):v69-v82
2. Heuser M, et al. Ann Oncol. 2020 Jun;31(6):69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