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8:56:00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3年1月7日,由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2023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以网络+现场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国内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对2022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盘点,传递泌尿肿瘤治疗最新进展,探讨研究背后的临床意义。
开幕式致辞
盛锡楠教授
盛锡楠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长岭教授、北京抗癌协会秦茵秘书长、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做开幕致辞。
李长岭教授
李长岭教授提到,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事业强,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各个学会对学科发展和中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视。本次大会聚焦前沿,内容丰富,老中青专家汇聚一堂,必定精彩纷呈,使大家获益匪浅。
秦茵秘书长
秦茵秘书长对本次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北京地区青年肿瘤医学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发展、有所作为、加强纪律、勇于担当,开辟北京地区泌尿肿瘤诊治的新篇章,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国抗癌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建业教授
王建业教授提到,本次大会名家大咖与中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学术话题;肿瘤内、外科结合,多学科协作,探讨癌症诊治。本次会议特色鲜明、充满生命力,希望泌尿肿瘤青年论坛可以形成有特色、在学界有影响、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会议。
曾浩教授
大会执行主席曾浩教授表示很荣幸连续三年参与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并对支持本次会议的泌尿肿瘤大咖和参会同道表示感谢,随后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致辞。
叶定伟教授
叶定伟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立足国际视野,以学科的年度盘点作为特色,值得在全国推广。本次会议不仅可以提升青年工作者的学科知识和诊断水平,为未来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对全国泌尿领域的整体水平都会起到推动作用。
魏强教授
魏强教授指出,泌尿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新技术,而此次大会提供了非常高质量的学习平台,非常期待大会将要呈现的精彩内容。
邢念增教授
邢念增教授表示,中国泌尿外科要在2035年实现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既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青年医师的参与。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是一个充满活力且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青年医师能有所收获,满载而归。
大会执行主席王栋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旭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栋教授
张旭院士
张旭院士表示,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为我们带来了泌尿领域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青年医师是泌尿领域的中坚力量,希望青年医师可以通过此次论坛好好学习,充实自己,高质量完成好医疗工作,造福患者,真正践行“健康中国”的战略国策。
黄健教授
黄健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聚焦泌尿领域的最新进展,总结过去一年所获得的成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凝聚了泌尿肿瘤领域中青年菁英的力量,回顾成果,聚焦前沿,登高望远,共同畅想中国泌尿肿瘤的未来,与会同道一定会受益匪浅。
郭军教授
郭军教授指出,此次会议国内外专家云集,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泌尿肿瘤领域的新进展,规模宏大,非常期待大会将要呈现的精彩内容。
第一环节:院士论坛
邵峰院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为我们介绍了一种与肿瘤学相关的细胞免疫死亡方式——细胞焦亡和细菌感染所致的肿瘤免疫活化机制,并展示了其团队在细胞焦亡通路、关键蛋白分子及在肿瘤生物学分析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第一环节:主旨报告
叶雄俊教授
李学松教授
李磊教授
叶雄俊教授指出,机器人手术时代已经到来,并为我们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在
第三环节:国际前沿
Prof. Tian Zhang(同传:杨恺惟教授)
Prof. Matthew D Galsky(同传:李思明教授)
Prof. Rahul Aggarwal(同传:颜野教授)
Tian Zhang教授介绍了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mRCC)的一线治疗方案,并就免疫难治性mRCC现有的临床证据展开讨论,最后为我们分享了国际泌尿外科疾病咨询委员会(ICUD)编写的关于难治性mRCC的治疗流程图。Matthew D Galsky教授则针对
第四环节:肾癌年度进展盘点
王保军教授
郭刚教授
张进教授
韩苏军教授
董培教授
本环节中,王保军教授分享了机器人腔静脉癌栓手术的经验。郭刚教授对2022年晚期肾癌的药物进展进行了盘点——系统治疗-CN-术后辅助治疗有望成为高危RCC围术期的理想治疗模式;晚期RCC一线治疗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仍是主要方式,而后线治疗暂无金标准,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分层选择,保证疗效。对于遗传性肾癌中最常见的VHL病肾脏肿瘤,张进教授指出, HIF-2α抑制剂是研究的热点话题,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周详。韩苏军教授对国内外肾癌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临床同道提供更多的借鉴参考。董培教授则总结了2022年度中国学者在肾癌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
第五环节:尿路上皮癌年度进展盘点
徐维锋教授
胡海龙教授
张崔建教授
毕新刚教授
本环节中,徐维锋教授详解了机器人上尿路上皮癌(UTUC)治疗中的应用,并指出机器人手术具有操作优势,且可以提高纯腔内操作的瘤控安全。胡海龙教授表示,单纯新辅助化疗终将被联合治疗方案淘汰,而联合新辅助治疗方案还需要探索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期待更多国人的研究数据公布。张崔建教授则总结了国内外尿路上皮癌指南更新的内容和要点。毕新刚教授盘点了国内2022年度膀胱癌和UTUC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国内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深耕不辍。
第六环节:前列腺癌年度进展盘点
郁亮华教授
李永红教授
汪磊教授
范宇教授
朱耀教授
本环节中,郁亮华教授结合操作视频,与分享了机器人后前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经验技巧,并指出该术式可及性强,安全性好,利于患者尿控恢复。关于高危前列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李永红教授指出,高危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和转移风险较高,常需要接受辅助治疗,但目前证据不支持术前新辅助治疗,需要更精准选择患者和合适的用药方案。汪磊教授分别从HRR通路相关、PI3K通路相关、核素和免疫治疗4个方面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盘点,多项研究取得阳性结果,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思路。范宇教授则对国内外前列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临床同道提供更多的借鉴参考。朱耀教授总结了2022年度中国学者在前列腺癌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研究数量稳步增加,质量逐步提升,令人欣喜。
第七环节:少见类型泌尿肿瘤年度进展盘点
邓建华教授
张盛教授
李响教授
本环节中,各位专家对少见类型泌尿肿瘤进行了总结讨论。邓建华教授对肾上腺肿瘤的诊疗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现有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评价。邓教授指出需要关注
总结
最后,盛锡楠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感谢各位与会专家的大力支持。同时,盛锡楠教授提到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值得各位青年学者反复学习,我们2024北京泌尿肿瘤论坛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