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同为鼻炎,到底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多还是非过敏鼻炎多?看看这项研究吧!

2023-02-26 09:11:55来源:医脉通阅读:22次

     鼻炎是由鼻粘膜炎症和/或功能障碍引起的鼻部症状,也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给全球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然而,鼻炎是一种具有多种表型的疾病,且各表型的临床表现无较大差异,但是每种表型的治疗策略又有所不同。目前,常见的鼻炎表型有表明过敏性鼻炎(AR)和非表明过敏性鼻炎(NAR)。此外,80%的哮喘患者伴有鼻炎,而结膜炎也是鼻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那么,在普通人群中,鼻炎的患病率是多少?每种表型又有何差异?是否合并哮喘或结膜炎呢?

 

2023年2月9日,Eur Respir J发布了来自法国的研究,该报告表明AR的患病率高于NAR,且AR患者鼻炎持续时间更长,病情更重。此外,哮喘和结膜炎也是鼻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数据来源为法国Constance研究。Constance研究纳入了22万18~69岁的法国参与者。本研究对鼻炎的定义分为两类,即既往鼻炎和现有鼻炎,现有鼻炎是指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参与者是否发生过鼻炎,或正处于鼻炎的发病阶段;既往鼻炎是参与者一生内是否发生过鼻炎,并排除了现有鼻炎患者。鼻炎患者根据表型分为AR或NAR。除此以外,参与者也被调查了是否发生哮喘或结膜炎。

 

研究结果

 

该研究主要分析了20772例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2.6±12.6岁,其中13.5%为吸烟者,12.7%曾患有哮喘,29.2%曾患有结膜炎。


现有鼻炎、现有AR和NAR的粗患病率分别为53.4%(95% CI,52.8%~54.1%)、36.5%(95% CI,35.9%~37.2%)以及10.9%(95% CI,10.5%~11.3%)。与未患有鼻炎的参与者相比,现有鼻炎患者多为女性、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高,且哮喘和结膜炎的患病率也较高。毫不意外的是,与没有既往哮喘的参与者相比,有既往哮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鼻炎,且症状更重。


与NAR患者相比,AR患者的既往哮喘、结膜炎和湿疹的报告率较高。此外,AR患者发病时间早于NAR患者,平均早10岁,而且AR患者的鼻腔症状更多,且更多人表现多种症状(表1)。

表1 AR患者与NAR患者的对比

 

640.png

 

值得注意的是,45.1%的鼻炎患者并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其中,未接受治疗的NAR患者比例远高于AR患者(73.5% vs 34.1%;P<0.001)。这可能与NAR患者的症状较轻相关,75.8%的NAR患者为轻症,而AR则为59.9%(P<0.001)。

 

在一年之中,春季和秋冬季是鼻炎发生的高峰期,特别是4月和5月是AR的发生高峰期,而NAR的发生高峰期有2个时间段,3月~4月,以及11月(图1)。

 

1.png

图1 一年之中鼻炎发病率曲线图备注:*: p<0.05; **: p<0.0001.

 

研究讨论

 

在实际临床实践中,AR和NAR患者可能被错误归类。本次研究发现,哮喘患者发生鼻炎的风险较高,而且许多哮喘是由于过敏引起的,但在研究时发现,有部分哮喘患者被分为了NAR,提示部分鼻炎患者可能出现分类错误。此外,在临床实践中,也较难区分鼻炎和慢性鼻窦炎,因为两者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鼻塞。

 

此外,AR和NAR的发病模式也有所不同。NAR多在较为寒冷的月份达到发病率的峰值,而AR则在春秋两季达到峰值。则是由于AR多与花粉和草籽的释放相关,而NAR则与温度更为相关。

 

目前,NAR的许多认识需要加强。与AR相比,NAR发病更晚,且症状也有差异。有学者认为,部分NAR是另一种形式的过敏,如对寒冷过敏,但也有学者认为,许多鼻炎患者是AR+NAR表型,他们认为有高达50%鼻炎患者的实际表型为AR+NAR。

 

最后,鼻炎的两种表型的管理差异与其症状相关。73.5%的NAR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相关治疗,这与NAR患者的症状较少、较轻相关。然而,不治疗鼻炎可能会使患者的症状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鼻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涉及人群较多。此外,AR与NAR存在一定的管理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对鼻炎的表型进行更多研究,以方便对应患者的干预与管理。

 

参考文献:1. Savouré M, Bousquet J, Leynaert B, et al. Rhinitis phenotypes and multimorbiditi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CONSTANCES cohort. Eur Respir J. 2023 Feb 9;61(2):220094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