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6 18: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早期
non-pCR患者辅助治疗病例解读——论ADC药物优势人群
医脉通:尽管抗HER2新辅助治疗显著提升了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pCR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存病灶(non-pCR)。请您谈谈,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non-pCR经典病例?结合具体病例,请您分享一下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患者辅助治疗思维?
易彤波教授:近年来ADC药物T-DM1在临床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我们曾经接收过一位31岁的乳腺癌患者,她在2016年的时候已经接受过右侧乳房切除术,2021年又发现了左侧乳房肿块,经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穿刺,被诊断为HER2+/HR-乳腺浸润性癌,临床分期为cT2N1M0、cIIB期。从2022年4月一直到2022年7月份,我们采用了“曲妥珠单抗+帕
实际上,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non-pCR患者来说,T-DM1是获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强化辅助治疗方案。KATHERINE研究1结果证实,T-DM1辅助治疗显著提高了non-pCR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iDFS),而接受曲帕双靶新辅助治疗后的non-pCR患者使用T-DM1强化辅助治疗也可以显著降低复发或死亡风险50%。目前来说,T-DM1作为HER2+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患者规范的强化辅助治疗选择,也已经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
医脉通:T-DM1已经被纳入2023年医保目录,有望在早期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实现更高可及,开启ADC治疗新华章。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您认为哪些患者更能从ADC辅助治疗中获益?您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考量使用时机?
易彤波教授: T-DM1进入医保后,相信早期的患者尤其是抗HER2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患者的使用机会会明显升高。因为除了药物可及性因素外,价格也是影响治疗方案性价比与患者选择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款药物的价格很高,即使很多患者适合使用,且想要使用,但因为经济因素的限制,往往还是无法使用T-DM1来进行术后的强化,从而在术后3-5年间面临更高的复发转移风险。随着T-DM1进入医保目录,未来患者的支付压力一定会大大减轻,更多适合使用T-DM1进行强化辅助治疗的患者可以得到规范治疗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高获益!
总体而言,对于那些有淋巴结转移的non-pCR患者,使用ADC药物T-DM1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比延续单靶或双靶治疗要好一些。而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是否可以使用ADC药物来做新辅助治疗,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von Minckwitz G,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Feb 14;380(7):6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