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11:16:14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阅读:183次
全国人大代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丽霞向大会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议案。
两会·远程心电网络现状概述
“健康中国”战略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健康优先的原则。以健康优先就是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发展健康服务。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又占到很大比例。ACS往往具有“隐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及时的心电检测和诊断服务有助于快速发现和及时诊断ACS,为群众所需,百姓所想。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远程心电网络将心电检测设备铺设到百姓身边的基层医疗机构,便于群众突发胸痛及时就诊,康复出院及时随访,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和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两会·远程心电网络问题分析
远程心电一张网的建设符合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概念,可以积极推动地区内分级诊疗落实和区域内医联体建设需求。目前,远程心电一张网可以全面完善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进一步缩短ACS患者从发病到医院的“院前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使高危胸痛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目前,心血管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和质控标准,各地对于远程心电网络使用途径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远程心电一张网需要围绕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和质控,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同质化服务。同时,随着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等较为成功的互联网医疗案例展现出出探索成果,各地应加强对区域内远程心电网络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和运营宗旨是可持续化和多方获益。首先让患者获益,让基层胸痛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同质化心电诊断服务。其次是让各级医疗机构受益,远程心电一张网的建设可为基层技术赋能,助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价值。第三是使合作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多方获益必须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远程心电一张网可持续化运营模式,最终实现患者受益,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国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可持续化运营模式的基础是明确的院外远程心电服务收费标准体系。目前,该体系的缺失严重限制了远程心电网络的发展。需有关部门尽快明确收费标准、支付主体、分配方式,设立相对统一收费标准体系,推动远程心电网络加快建设。
远程心电一张网的本质是公益性属性,其规范化建设亟需国家卫健委牵头,委托心血管行业相关组织拟订建设、质控和管理的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心电数据安全管理、心电监测与急救监护、区域化合作等细则内容制定出相关标准,加大对既有的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如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建设。建议国家卫健委推动《胸痛中心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落地,促进以“全国心电一张网”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进一步建设。
可持续化运营模式,可以支撑远程心电网络长久和稳定的发展。运营不仅仅是指主动使参与的各方获益,还包括对社会效益的提升、心血管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提升、相关从业人员主动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建议国家卫健委委托心血管行业相关组织探索和拟定处远程心电网络的可靠运营模式,对既有的远程心电网络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如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探索出行之有效、各方平衡的可持续化运营模式,最终配合政府通过远程网络体系发挥公共卫生底层支撑和核心枢纽的作用。
只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远程心电网络建设才能体现公益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国家公共卫生广覆盖、广受益的初衷。建议各地政府及卫健委通过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医疗机构参与进远程心电一张网建设中,同时加强对远程心电一张网的政策推广、组织保障,真正发挥其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联络转运枢纽的功能,实现为民、惠民。
心电检查项目属于基本医疗服务,不应区分线上线下,明确医保资金作为远程心电网络的支付主体。建议各地卫健委出台相关医保支付政策,对于基于互联网开展的远程心电网络服务项目,按当地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逐步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付政策。
目前心电相关医疗人才有限,建议各地卫健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区域内相关心电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训政策,实现区域内服务同质化。培训对象应包括医生和护士,培训内容应包含诊断和操作规范、患者沟通、健康宣教等。形成从培训到考核、定级的闭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