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16:11:1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阅读:173次
李延萍委员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贴心专业的中医药服务,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养老愿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延萍着眼老年人健康需求,带来推动中医药深度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2017年,《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增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进社区、进家庭。2019年12月,《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印发,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服务,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方法进行健康干预,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等。政策引导下,我国医养结合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密切合作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各地也开展了有益探索。李延萍介绍,以上海为例,上海市黄浦区针对地处中心城区、老龄人口密集的特点,率先在全国开展“6+1”“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专业照护,2019年至今,两个试点街道“家庭照护床位”突破了200张床位。该模式中,“1”是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个性化定制包”,其中就包括中医推拿、中医康复等理疗项目,发挥中医在老年慢性病治疗与康复方面的优势。
“但中医药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还远远不够。”李延萍分析原因认为,一是能够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少,二是中医药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缺乏,目前大部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职员薪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晋升渠道不畅,难以吸引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人才。三是医保等配套政策也还暂未与社区居家养老有效衔接,“家庭照护床位”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对此,李延萍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成立调研专项,根据《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分门别类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不足,深入落实现有或新制定人才培养、资金匹配、医保扶持等政策,有计划、针对性地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壮大社区居家养老的中医药服务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扩大‘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探索中医药深度参与的有效模式。”李延萍说,建议有关部门以上海黄浦模式为参考,在各地遴选经济基础好、老年人密集的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等,扩大“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特别是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给予政府补贴,落实将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