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世界肾脏日专题 | 刘必成教授:关爱高危人群,守护肾脏健康

2023-03-09 17:18:09来源:医路肾康阅读:194次

 

为加强公众对肾脏疾病的认识以及提高防护意识,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将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2023年3月9日迎来了第18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肾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据统计,慢性肾脏病全球患病率高达13.4%,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过去10年里,我国因慢性肾脏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人数每年增长超过10%,目前,有近百万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依赖透析生存。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众多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甚至需要透析时才就诊。因此,该病也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加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需要医生、患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20~7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估计为10.5%(5.366亿人),到2045年将上升到12.2%(7.832亿人)。有近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3的1型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表现为早期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微量白蛋白尿形成,继之肾小球出现结构性改变和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常常还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痉挛、血管腔狭窄、肾组织缺血缺氧等。长期高血压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患者表现为蛋白尿、夜尿增多和低比重尿,以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免疫性疾病

 

许多肾小球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等。尽管导致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明确的,即患者有肾脏或全身免疫学异常,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和出现大量蛋白尿。

 

肥胖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肥胖已成为常见的“流行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亿人患有肥胖症。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肥胖症患者体内的脂肪细胞会分泌活性物质,患者同时伴有的高血压和血脂血糖异常,均会导致肾损伤。肥胖相关性肾病大多数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晚期可出现肾功能损害。

 

肾结石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等)在肾脏聚集所致。肾结石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其主要机制是结石引起反复尿路梗阻,继发肾脏感染和肾纤维化。肾结石在我国一些地方相当常见,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因结石梗阻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可迅速逆转。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也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以及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可引起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临床上可分为慢性尿酸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以及尿酸所造成的肾结石。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尿酸一过性的增高,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组织的损伤。

 

感染

 

虽然肾脏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但是一些感染因素会导致急性肾损伤或加速慢性肾脏病进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发展为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肾脏组织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2,是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靶器官之一。新冠病毒还能引起“炎症风暴”导致肾脏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除此以外,丙型肝炎、梅毒、结核病以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也会导致慢性肾脏病。

 

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多数药物经过肝脏代谢之后要经过肾脏排泄,临床上一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诱发肾损伤。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有: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阿糖胞苷;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物等。此外,含碘造影剂也可造成肾小管损伤。

 

肿瘤相关性肾病

 

近年来,肿瘤患病率不断增高,肿瘤细胞产生的抗原、大量免疫球蛋白、肿瘤化疗引起的大量细胞代谢产物积聚和高尿酸血症、肿瘤药物本身的肾毒性作用、肿瘤手术创伤和继发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急慢性肾损伤,应引起关注。

 

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已众所周知,但其对肾脏的影响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多项研究表明,吸烟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会收缩肾血管,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加快急性肾损伤到慢性肾损伤的进展。

 

环境污染

 

近年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也是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大气污染如粉尘雾霾会加重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重金属污染如镉、汞、铅等通过食物、水、空气或皮肤蓄积,最终导致肾脏受损;常见的农药污染如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也可以导致急性肾损伤,严重时危及生命。

 

其他因素

 

易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高龄、不良生活习惯(熬夜)、遗传因素等。我国最近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在70岁及以上年龄组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29%,其中近60%出现肾功能受损。此外,摄入过量含糖、含碳类饮料也会增加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具有遗传性肾病家族史的人群也是高危人群,其中多囊性肾病外显率接近100%,具有家族聚集性。

综合施策,积极防治慢性肾脏病

 

早期筛查高危人群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早发现、早诊断可以更好地控制甚至逆转疾病进展。针对上述高危人群,我们需要加强科普教育,积极开展防治知识宣讲,充分认识慢性肾脏病的危害。高危人群每半年或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肌酐检查。对于具有多囊性肾病家族史的人群需要通过影像超声以及基因检测进行筛查。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等患者需要及时诊治原发病。特别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要通过规范使用降压、降糖药物将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免疫相关性肾病需要合理选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规范服用促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有效治疗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不加干预和积极治疗会加快疾病进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贫血、高血压、矿物质骨代谢异常、酸中毒、高钾血症和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目前均可对症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对此不够重视,治疗缺乏耐心。防治的关键是及时发现肾病,严格遵循医嘱,长期随访治疗。

 

注意定期随访

 

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呈进行性发展。因此,定期随访至关重要。患者可根据患病程度,选择在社区或专科随访。随访的重点因人因病而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功能不稳定、贫血、高血压、继发性甲旁亢明显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接受医生和营养师的生活指导。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进展与其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中,主要包括过劳、熬夜、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应注意避免。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应尤其严格控制饮食,管住嘴、迈开腿。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限制内脏、海鲜、豆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肾功能减退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控制高蛋白饮食。平时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谨慎使用药物

 

尽可能避免滥用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谨慎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等);谨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短期内重复造影检查,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