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13:01:50来源:医路肾康阅读:51次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医路肾康特邀请国内知名肾脏病专家撰写健康日寄语,共同呼吁“人人关注肾健康”。
陈江华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江省肾脏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关注肾健康:吾爱吾肾,知识强肾”。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CKD,且CKD导致的病死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40年将成为致死原因第五位的疾病。
目前,许多国家尚未将CKD这一常见慢性疾病纳入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政策和战略中,超过一半(53%)的国家没有改善CKD患者照护的管理指南或策略。CKD的预防和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早期发现CKD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但人们对CKD的认知水平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中的诊治水平差距普遍存在。因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CSN)于2019年发出了CKD防治的“杭州倡议”,其宗旨是“贯穿始终,树立CKD全程防控新理念;转变策略,创建CKD防控全新体系;全民动员,构建CKD防控中国模式”。
同时我们也呼吁,在CKD的诊治过程中,在现有的治疗模式上,将CKD和肾功能衰竭预防纳入国家非传染性疾病规划以提供全面和综合的服务,将肾脏的早期发现和管理上升到国家层面政策的制定;“以患者为中心”加强肾脏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医疗扶贫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生的CKD诊治能力,建立规范化、个体化、一体化的治疗模式,真正实现 “吾爱吾肾,知识强肾”。
蔡广研
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Kidney health for all: bridging the gap in kidney health education and literacy)。号召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维护肾脏健康,防控肾脏疾病。
健康素养,是指一个人有能力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主动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学习和培养而获得。通过世界肾脏日活动进行宣传,呼吁国家、社会、医院、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和行动,使广大公众了解肾病危害,维护肾脏健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
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
防治CKD——你我需要一起行动。
1.我们需要采取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清洁用水、减少污染、加强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过劳、减少熬夜、合理用药、控制烟草)以保护肾脏健康,延缓CKD肾功能衰退。
2.我们需要加强患者教育,让更多的CKD患者了解肾脏病及其并发症危害,尤其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和心血管病变的诊治,主动就医,积极防护,及时治疗。
3.我们需要加强对CKD诊治新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为基层培训更多专业的医护人员,不断为患者提供可及性的先进技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我们需要加强对CKD作为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识,确认其重要的公共卫生危害性,决策先行,未雨绸缪,加大投入,让人人享有健康的肾脏。
刘章锁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肾脏病研究中心
肾脏就像人体的“过滤器”,人体的血液每天多次经过肾脏滤过,代谢废物就随着生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而神奇的肾脏有两个,它们是造物的恩赐,是奇妙的备份,也是奉献的基础。值此第17个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我们作为一名肾科医生,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一对神奇的“兄弟”介绍给更多的人,更好地且坚实我们的科普阵地。在此,为这一特殊的日子献诗一首,希望肾脏科普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希望最终能够让大家关注肾健康,保护肾健康,拥有肾健康。
科学普及惠大众,
早期发现肾脏病。
早诊早治肾获益,
健康幸福享人生。
付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肾脏病研究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能够通过透析长期存活。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肾脏病学界面临的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KDIGO指南对运动康复进行了推荐,鼓励CKD患者进行与心血管健康状况及运动耐量相宜的体育锻炼(目标为至少5 次/周、30 min/次)。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鼓励透析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以运动促进健康。运动康复作为一种前沿交叉学科,是透析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太极拳已经在多个疾病领域里取得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有鉴于此,我院肾科2019年启动了“健康半小时”活动,由受过培训的医护团队带领患者在透析前打太极拳,取得初步效果,并且带动了四川地区31所医院共计600多例血透患者加入了太极拳习炼。
我们希望,无论是普通公众、CKD患者,还是透析人群,都能通过医学科普、多学科协作、运动康复等恰当的模式,呵护肾脏健康,提高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
沈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又是一年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健康是中国梦的起点!肾脏健康当从娃娃抓起。肾脏作为一个“沉默”的器官,其健康状况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比如,当婴幼儿出现发热时,除了考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等,还要警惕是否为泌尿系统感染或者合并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需要及时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再比如,当孩子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时,应考虑发生肾脏疾病的可能性,此时,家长应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儿科肾脏专科就诊。
孩子的肾脏也需要认真呵护,希望我们的儿科肾脏专业医师走出诊室,多为大众普及儿童肾脏健康知识,希望我们的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肾脏健康,跨越认知鸿沟,悉心呵护肾脏!
吴广礼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CK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第17个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我呼吁:
1.加强肾脏病科普宣传及肾脏病知识的普及,提升全社会对肾脏病的认识,从改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做起,远离能引起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呵护肾脏健康。
2.鼓励肾脏病患者主动参与肾脏健康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
3.加强基层医师培训,提升基层医师对肾脏病的全程管理能力,从国家层面CKD和肾衰竭纳入国家非传染病防治项目。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肾脏健康”的宏伟目标。
丁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至今社会大众仍对“孩子也会得肾脏病吗?”存疑,就此问题,我们近期研究发现,医学界对儿童CKD认知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世界肾脏日丰富多样的活动,切实普及儿童CKD相关知识。让大家携手共同关爱肾脏,一起向未来。
郑法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CK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但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这种现象大多与社会上对该病的认知不足有关。首先,CKD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少人往往误认为“没症状就没病”,不知道需要定期检查。其次,对于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各种感染等患者,部分医生对治疗很重视,而对患者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易于忽视。目前检查肾脏病的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大力提高全社会对肾脏病的认知水平。不仅需要做好各种科普工作,让老百姓及时、充分地了解防治肾病的知识,而且各专科医生、全科医生都要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病保持警觉、细心排查、防止漏诊。同时,对CKD应积极落实早期防治,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尤其是重视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的及时干预,预防该病的发生;对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受损肾脏。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提高对CKD的认知水平,加强防治,广大群众就都能搭上肾脏健康的列车。
陆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医学中心
中国CKD现状令人堪忧,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其中约90%的人都不知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CKD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仍居首位。
CKD起病隐匿,常常让人们“措手不及”,如何预防CKD进一步进展呢?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少盐少糖,戒烟戒酒:平均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 g,如食用味精、鸡精、酱油、大酱等含钠较多的调味品,以及咸菜、腌菜、泡菜等食品也要少吃。(2)维持理想的体重(BMI):理想的体重范围其实因人而异,但大致标准是 BMI 18.5~24.0。建议大家保持每周至少 5次,每次30 min的锻炼量。(3)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规律用药,预防肾脏病进一步进展。(4)谨慎用药、规范用药:对于来路不明、成分不清的保健品和药物,一定要坚持四“不”原则——不要信、不要听、不要吃、不要买。
为了让广大肾友及家属更深刻地了解肾病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让我们携手做到人人知晓CKD,让预防到诊治实现规范化、全面化!
汪年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在第17个世界肾脏日和第九届上海肾脏周来临之际,我们围绕“健康强肾”的主题, 联合上海乃至长三角50余家医院共同发起“知识强肾三年计划”,以“早期筛查、明确诊断、精准治疗、全程管理、暖心关爱”为重点开展工作。根据“三年计划”将通过在线义诊、名医科普直播、线上线下肾友会等形式,提升民众与CKD的知晓率,降低其发病率。同时,我们依托现有的医院——社区联动网络,加强慢病一体化管理,实现腹透技术向社区及护理院推广,给高龄患者群体带来帮助。此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将加强锻炼年轻医护人员能力,培养一支健康促进、肾病宣教的青年队伍。希望让更多人能够护好自己的肾。
史伟
广东省人民医院
根据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CKD。CKD有一个别称叫“沉默的杀手”,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患了CKD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患者不知晓而不去就诊,肾脏持续损害而得不到治疗,最终进展为终末期尿毒症。这是导致CKD患病率高,但知晓率低、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我们门诊时常会遇到首次就诊就发现CKD已经进展到终末期尿毒症的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机,非常可惜。
为了能够早期发现肾脏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该定期做体检。但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体检时抽血化验肾功能血清肌酐值在正常值范围,肾脏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当看到血清肌酐值升高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破坏50%以上。此时的肾脏病已经进展到CKD3期或更晚。所以,单单抽血化验并不能排除早期的CKD。此外,测定肾脏滤过功能减退,敏感而简便的方法是抽血化验后用公式计算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要早期发现肾脏病,应该同时检查尿常规。如果发现尿里有尿蛋白和/或红细胞,即使没有任何症状、血肌酐值正常,也很可能肾脏已经受到损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王荣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第17个世界肾脏日特提出以下倡议:增强肾脏照顾,填补认知不足(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disease everyone seems to be ignoring !)。在此我呼吁,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肾脏健康。
CKD是沉默的隐形杀手,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伤的最常见病因。每10个人就有1个人患CKD,它起病隐匿,大多无任何症状,可以在损失90%的肾功能后才出现症状。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预防性干预非常重要。
我国CKD知晓率低,仅为12.5%。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每年定期体检是发现肾脏病的重要手段,体检项目需包括肾功能和尿常规;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以下原则:(1)少盐少糖,均衡饮食,戒烟酒,睡眠充足。(2)饮水适当,不憋尿。(3)维持理想的体重(BMI 18.5~24.0)。(4)谨慎、规范用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等疾病的患者朋友们,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阳性和/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咨询肾内科医生。
罗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CKD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疾病负担重。社区医院是CKD防控的"主战场",社区医生是CKD防治的一线管理者。但现状是社区医生普遍缺乏CKD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管理经验。建议:(1)加强社区医生的培训,提高社区医生对CKD的防治认识。(2)通过医联体、义诊、下乡等方式加强上下级医院的联系,建立CKD一级预防管理体系,共同开展CKD早期筛查、预防、干预、转诊工作。(3)从政府层面将CKD纳入基层慢病管理体系,像糖尿病、高血压管理一样,签约服务覆盖率与日常管理纳入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