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会议报道 | 大咖云集,共话CD30阳性淋巴瘤诊疗新进展

2023-03-24 17:37:58来源: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阅读:50次

会议官网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 时间:2023/03/17~03/19 地点:海口香格里拉酒店 进入会议

精准领航,砥砺同行。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已于海口盛大召开。3月19日CD30阳性淋巴瘤专场上,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CD30在淋巴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本文对会议要点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各位同道。

 

期盼:CD30白皮书,云程发轫

 

会议伊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回顾了我国淋巴瘤专科建设50年的奋进历程,并指出,在血液肿瘤的诊断方面,CD30早已被用作多种淋巴瘤的诊断性标志物,然而,目前国内CD30检测仍存在一系列痛点,包括检测率低、抗原检测规范化程度低、结果判读难以达成共识等,《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诊疗生存现状白皮书》于2022年重磅发布,将有利于实现 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全程规范化、精准治疗,最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和生存现状。

 

11.png

 

 

马军教授精彩报告

 

基石: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走向治愈

 

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分享道,淋巴瘤治疗已从传统化疗时代发展进入了新药靶向治疗时代,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R/R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等CD30阳性淋巴瘤的传统治疗方案已无法满足日益升高的治疗需求,患者尽早使用创新靶向药物,可能获得更好的治愈机会。

 

以维布妥昔单抗(BV)为基础的方案可为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提供更优获益,其独特机制可强效杀伤肿瘤:治疗cHL可联合多种药物方案,用药灵活,完全缓解率(CR)高达61-100%;治疗sALCL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6-100%,5年总生存期(OS)79%,无进展生存期(PFS)57%,显著提升sALCL患者治愈可能。此外,维布妥昔单抗安全性良好,且药物经济性较化疗相比更优。维布妥昔单抗于2023年1月18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将改变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格局,惠及更多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

 

22.png

 

 

张薇教授精彩报告

 

精准: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

 

精准治疗,诊断先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小秋教授对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进行了详细解读,CD30的表达在不同淋巴瘤类型、同一类型不同病例乃至同一病例不同病灶之间均可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不仅如此,肿瘤CD30表达水平还可能伴随疾病发展而发生变化,存在时空异质性。因此,CD30的规范化检测和判读,对淋巴瘤的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33.png

 

 

李小秋教授精彩报告

 

随后,在众多领域大咖的见证下,《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正式发布。期待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的建立与应用,从而为进一步优化CD30检测提供指导和依据。

 

44.png

 

 

《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发布仪式

 

“对话•临理”环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主持,来自临床与病理的专家们就CD30生物标志物以及维布妥昔单抗的应用现状与未来探索方向展开了精彩的讨论。专家们表示,《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的发布有助于病理诊断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升临床淋巴瘤诊疗能力;BV医保上市后,可及性更强,将有助于更多患者的治疗获益。

 

55.png

 

 

对话•临理讨论环节

 

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清清教授分享了2022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口头摘要中霍奇金淋巴瘤(HL)领域相关的研究进展。尽管HL已进入免疫靶向治疗时代,但在PET-CT指导下使用传统的ABVD(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氮烯咪胺)化疗仍是HL一线治疗的推荐方案。维布妥昔单抗和PD-1单抗目前已被充分证实在HL一线治疗的重要价值,未来初治HL的研究重点在于,保证高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传统细胞毒化疗和放疗的使用。

 

对于R/R HL而言,PD-1单抗联合化疗可作为cHL二线治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挽救化疗的有效治疗选择;靶向CD30的CAR-T细胞治疗及新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LAG-3抑制剂有望成为多线耐药R/R cHL治疗的新希望,不过仍需扩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证明。

 

66.png

 

蔡清清教授精彩报告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陶荣教授与海南省人民医院姚红霞教授主持下,会议进入“对话•cHL”讨论环节,多位与会专家结合cHL临床诊疗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临床指南和共识对实现cHL规范化诊疗有何推动作用等问题,分享了BV在临床实际应用于cHL的经验和体会。多位专家均表示:cHL既往的诊疗方案是依据国外临床研究数据制定的,传统的化疗方案不仅疗效欠佳,且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BV的上市为我国cHL患者治疗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空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期待未来cHL的诊疗朝着“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方向发展。

 

77.png

 

 

对话•cHL讨论环节

 

CD30阳性PTCL靶向治疗临床实践分享

 

关于CD30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靶向治疗,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结合多项重要研究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进行了分享,临床研究与实践均表明:联合BV靶向治疗CD30阳性PTCL可显著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BV已被NCCN指南推荐作为PTCL的一线选择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的二线选择。

 

88.png

 

白鸥教授精彩报告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钱文斌教授主持的“对话•PTCL”环节,多名专家围绕PTCL临床面临的挑战和困境、BV在PTCL领域的应用前景、临床和病理如何更好地共同协作助力PTCL的诊疗优化等问题,对PTCL治疗现状及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诸位专家达成共识:PTCL的诊疗一直是血液肿瘤医生面临的难点之一,可喜的是,近年来,PTCL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联合BV靶向治疗CD30阳性PTCL可显著提高疗效,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期待未来有更深入的研究进展及精准的治疗方案,帮助不同亚型PTCL患者均实现获益。

 

99.png

 

 

对话•PTCL讨论环节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金洁教授谈到,不论是临床还是病理医生,共同的目标都是带给病人更长的生存期及更大的获益。朱军教授对本次会议及讨论予以了高度肯定,“希望BV能够凝聚更多的病例与治疗经验,在全球发出中国的声音,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更多临床未满足需求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1010.png

 

 

金洁教授精彩总结

 

1111.png

 

 

朱军教授精彩总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