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18:37:00来源:第一届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高峰论坛阅读:17次
前言
2023年4月1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泌尿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对我国泌尿肿瘤领域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剖析。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分享我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专家简介
探泌临床研究,反思差距不足,协力谋求突破
泌尿系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盛锡楠教授介绍,相较于常见的胸部肿瘤、消化道肿瘤等,我国泌尿肿瘤无论是发病率还是发病人数总体偏低,但近年来,泌尿肿瘤的发病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因此泌尿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泌尿肿瘤术后围手术期治疗以及晚期泌尿肿瘤的治疗还面临很多临床难点,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
从全球来看,我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相较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盛锡楠教授表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医疗资源匹配不均衡;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泌尿肿瘤大部分以外科诊治为主,与肿瘤内科医生相比,泌尿外科医生在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开展,包括成果转化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此外,目前我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更多的局限于小样本、单臂研究,大型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少之又少,这也导致泌尿肿瘤手术治疗之外的手段要落后于欧美国家。基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剖析不足,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同时,我们也希望整合研究者、申办方以及相应的科研转化平台,献言献计献策,共同促进泌尿肿瘤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最终让患者获益,这也是促使我们召开本次泌尿肿瘤临床研究高峰论坛的初衷。此外,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需要高质量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我们泌尿外科同仁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从临床研究走向临床实践,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泌尿肿瘤主要包括肾癌、尿路上皮癌和前列腺癌三大癌种。以PD-1/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泌尿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领域,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也有其局限性。盛锡楠教授表示,免疫单药疗效有限,更侧重于辅助治疗或者一线化疗后的免疫维持治疗。为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疗效,联合治疗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多种联合治疗策略正在积极探索,例如在晚期肾癌领域TKI联合PD-1单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在尿路上皮癌领域免疫联合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需要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盛锡楠教授强调,在临床工作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处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免疫联合相比免疫单药irAEs相对更高,给我们的临床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一些irAEs是由于免疫联合协同作用导致的,因此对于联合的药物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严重的irAEs,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可能会影响免疫治疗对肿瘤的控制作用,导致肿瘤进展。因此早期识别、快速处理irAEs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点,探索精准而敏感的irAEs预测标记物也是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当前大部分有关irAEs预测标志物的研究数据有限,仍需进一步验证和拓展。此外,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筛选适合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优势人群,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来解答。